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碎片化阅读时代已悄然来临,长篇大论还能活多久?
碎片,长篇大论,时间碎片化阅读时代已悄然来临,长篇大论还能活多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非特别吸引人,否则看不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碎片化阅读,经常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看的时候感觉茅塞顿悟,回过头来想一想,好像什么价值都没有。
我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读书的专注力下降,经常习惯性刷手机,看一些热门的话题,其实这是很可怕的浮躁表现。
静下心来,多看看有价值的长文,书籍,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阅读本身并不是力量的来源,因为阅读所触发的思考和情绪才是。
所谓的碎片化阅读,就是指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碎片化阅读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它最终无法取代也不能取代传统阅读。碎片化阅读的最大优势在于随时随地进行阅读,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阅读的对象却未必是成篇的文章,也往往是“营养价值”很低的网络段子或者心灵鸡汤。这也就决定了,碎片化阅读不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方式,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
碎片化阅读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太过随意。阅读环境的嘈杂和无序,也往往导致阅读者过目即忘,从根本上说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既然是碎片化,也就预示着这种阅读方式的短暂、断裂,而无法持续和长久。
因此,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宽容看待碎片化阅读,但更鼓励真正的深入式阅读,因为它是碎片化阅读所无法取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今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被拉扯着,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七零八落。
而对于自我的成长,却不能松懈。所以碎片化的学习应运而生。但是,这个时候的学习或者阅读,并不成体系,感觉当下的学习失去了深入与系统,但是却充分利用了时间。所以就更需要长篇大论的书籍,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笔者所定义的长篇大论,是不会被淘汰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又臭又长,却没有鲜明观点和知识体系的长篇大论。
如果想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和思维模型,必须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并在生活中运用、总结,才能做到有效内化。而书籍的往往不是剪短几页纸,而是「长篇大论」,但是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篇大论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的,永远都会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碎片化阅读和长篇大论并没有本质的非此即彼的冲突。
前者是时间散乱不集中,但在一个核心的感兴趣的问题上还是会持续阅读的。从这一方面出发,长篇大论是集聚了所有问题的精华。如果从专业角度讲,长篇大论往往比浮光掠影的一时兴奋的刺激短篇要好很多。
后者是对受众对象价值观的匹配,如果兴趣不在,自己所寻求的热点不存在,那么勉强读上几句都是奢求。
社会功利化的需求,使得人对人格价值、阅读价值的追求越来越片面化、局限化,长篇大论从现实价值来说,已经沦为鸡肋。但对那些学者型阅读人士来说,长篇大论是被掩盖色泽的金子。
长篇大论,是精神文化的传承之作,不会黯淡无光的,我始终相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有优势,互相补充,谁也代替不了彼此,因为受众不一样。比如搞研究的,他需要长篇大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