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碎片化阅读时代已悄然来临,长篇大论还能活多久?
碎片,长篇大论,时间碎片化阅读时代已悄然来临,长篇大论还能活多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题,我们暂且先不讨论碎片化阅读时代是否已经来临,在此,先讨论下碎片化阅读和系统性阅读(即题主中说的长篇大论)的问题。
所谓的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利用较少的时间去阅读一些零碎的文章或者图文,或者是其他的表格,分析数据等等,这种阅读的好处就是节约时间,对阅读本身的东西一目了然,能够快速捕获自己想要的东西,阅读效率高,但不利的地方在于没有系统性的理论作为支撑,很可能导致理解出现偏差,出现以偏概全。
再看看长篇大论,诚然,长篇大论在现在高发展、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战争年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简单通俗的话引起全体国人的共鸣,当然,现在打这个比方不是很合适,本人只是想以此来说明平静下心来阅读一篇文章到底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勇气。现在虽然不是战争年代,但在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中,静下心来去阅读真的需要勇气,何况还是长篇大论。正因为是长篇大论,里面不可避免出现地有多余的信息、有多余的文字,而身为本来就有限时间的我们根本无暇去关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以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收到广大年轻一代的喜爱。但长篇大论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正是因为其文字多,信息多,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掌握了自己本身想要的以外的知识,我们还因为阅读量的增加,掌握了系统性的理论知识,相比较汲取知识来说,掌握全面的比有目的性阅读显得更加珍贵。
放眼当下,很多行业和单位都推崇简单易懂、一目了然的图文,近几年来,给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国务院近几年来的工作报告都以表格、图文的形式展现在国人眼前,看着简单的数据让我们更加振奋,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事实上,一个简单的图文和表格内部包含了各方面的信息,包含了强大的系统性的理论,正是这些系统性的东西才会有碎片化的东西。
所以,笔者认为,碎片化阅读虽然是一种趋势,也越来越收到欢迎,但是系统性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也不可能遭到淘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支撑,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阅读也应该综合阅读,将碎片化阅读和综合性阅读结合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短篇文章满天飞,碎片化阅读普及率一路高涨。碎片化阅读,是快餐式的文化传递,碎片化阅读有利有弊的,有利点,一是当下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难以整段时间阅读;有弊点,短篇文章让人产生快感,容易阅读,但不能让人深度思考。综述,长篇文章与碎片化阅读各有千秋,犹如兄弟,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碎片化阅读时代已经到来了,但是长篇大论依然是有存在价值哦!
碎片化阅读时代的来临其实也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比如说,生活方式上手机成了人们的必须品,地铁里等车、坐车;晚上回家吃晚饭后;在办公室的闲暇时光;都是抱着手机在看。
看手机的过程就是碎片化阅读。
这是有利有弊的。
碎片化阅读是翻到哪里看到哪里,自己没有目的浪迹天涯的感觉;
而如果你真的想获取某些知识,必须要找到相关的书籍,用心来看,这个时候看的就是所谓的“长篇大论”,有目的的学习和看长篇大论才是让你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学习方法之一。
碎片化阅读也有好处,能够快速的、简单的了解某个行业的动态或者是某个行业的内幕。比如说,你要去参加某个会议,你对此行业并不了解,但是你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时间来获取一些精准的和这个行业相关的一些普及知识。
当然如果要深入了解,碎片化阅读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的学习。
任何时候,学习都是一种被值得赞扬的事情。
长篇大论这个词用在这里略微显得有些贬义了,应该是深度学习专业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会比碎片化阅读更能让人有底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碎片阅读,没什么意义?各种理论都要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时代更加长久。每个阅读者都要反复翻阅。甚至看了几遍还继续看。我看了许多阅读有都是如此。反复阅读使人更加进步?知识是学不完的。但要努力去学,努力去坚持。才有更加有前途去珍惜,巧妙阅读每个字的含义。长篇文章也有他的惯例好处,看他的文采有多少优越性。及进步的时代进步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16问题,我觉得长篇大论永不过时,但你写的东西必须有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别像我似的,本来就无知,还硬是在那装嫩,那样就会让人不屑一顾,还不如碎片化的好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