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帮孩子长高?
孩子,身高,生长激素有哪些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帮孩子长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建议家长定期为孩子做骨龄监测, 这是诊断孩子是否矮小的第一步, 可明确孩子是否早长、晚长、性早熟, 以及预测最终身高。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吧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朱子阳.父母个不高 如何让孩子长高[J].江苏卫生保健,2018(11):37.
[2]邓海.孩子长高季,听听专家的助长妙计[J].农村百事通,2016(08):54-55.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童的身高虽然与遗传因素有关,但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因素也会对孩子的身高有一定影响,通过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方面的干预,有助于打破孩子的“遗传身高”,身材矮小父母的孩子一样能长成大高个儿。
研究发现,每年3~5月是儿童的加速生长期,是儿童长高的“黄金时期”。家长们需好好把握这一关键时期。
蛋白质是构成儿童生长发育的“首要材料”,与长高密切相关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也是由蛋白质或蛋白质衍生物构成。因此,孩子应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奶类、鱼虾、鸡鸭、瘦肉、豆制品等,并注意改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与儿童身高密切相关的矿物质有钙、铁、锌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油菜、菠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肝、动物血、瘦肉、黄豆、红枣、黑木耳等。含锌丰富的食物有海产品、瘦肉、鸡蛋、奶类等。
孩子的生长发育还离不开维生素的摄入,例如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A、维生素C与骨骼的形成相关,维生素C还可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儿童还需要多吃白菜、胡萝卜、菠菜、番茄、苹果、猕猴桃、香蕉、草莓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此外,还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多锻炼身体有助于长高。每天晒太阳15分钟左右。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多与孩子聊天,关注孩子的身心发育情况,让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补钙。比如多喝牛奶,多晒阳光。
2.睡眠。孩子越小睡眠越要充足。
3.心情舒畅,父母营造一个欢乐和谐的气氛。抑郁的心情不仅影响心理健康,也会造成内分泌紊乱 或者生长激素异常。
4.开放性运动。比如篮球,排球,跆拳道,游泳等等。尽量不要做力量型训练,还有压腿之类的运动。
只要长期坚持这些条件,长个不是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身高、体重标准增长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足月出生的宝宝平均身高为50厘米,出生后一年大约可以长高25厘米左右,所以当一岁左右的宝宝是在75厘米左右。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身高对照表中,50th是对应的平均身高水平,例如,一岁的男孩标准身高是76.5厘米,女孩标准身高是75厘米。”
孩子身材矮小的6个原因
身材矮小的原因颇多,一般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6大类:
1、内分泌性矮小:此类疾病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
2、骨疾病性矮小:骨发育不良引起矮小,包括软骨营养不良症、骨形成不全等。
3、营养、代谢性障碍矮小:个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障碍、尿崩症、糖尿病等。
4、精神社会性矮小: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医学家最近指出,精神障碍可影响身高。
5、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矮小:伴有染色体异常常可表现为矮小,如先天愚型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6、其他原因矮小: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症等。
家长对孩子身高的认识误区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所有矮小人口中,4—15岁的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据调查发现,97%的矮小青少年家长不知道孩子个子矮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误认为是孩子晚长或遗传因素。家长对矮小症的认识误区主要是:
我就强调三个误区:
第一个就是过分夸大了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在我问到家长,您希望您的孩子将来长多高的时候,这些家长首先都是告诉我,孩子他爸爸多高,我多高,或者孩子他妈妈多高,我多高,首先他们想到的就是遗传对孩子影响是百分之百的,或者是绝对的,这一点是一个误区。
就不要以为身高只是和遗传有关,身高比较高的父母,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你家的孩子就一定长的高,不好说,身高矮的父母,也不要丧失信心,把环境因素做好,一定能够让孩子的身高潜能,得到适宜的发挥。
第二个误区就是不着急。
很多的家长都是在孩子青春期之前,不着急,反复告诉这些家长,你家孩子当前的身高,已经在偏矮的状态下,需要关注了,家长都是说不着急,孩子还没发育呢,还没有进入青春期呢,不着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我觉得在长完身高以前,全都是黄金时期,都是有希望,一点都不能错过的,所以每一个月都要给孩子做身高的测量,要了解这个月的身高,有没有长到,如果没有长到,下一个月好好的去把环境因素营造好,让下一个月的身高能够长好一点,所以这是要只争朝夕的,身高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这是第二个误区。
第三个就是关于晚长的误区。
很多的家长当孩子身高长的不合适的时候,比较矮的时候,就盲目的以为是晚长,早长也好,晚长也好,要有证据,最简单的证据,幼儿园的孩子,如果就开始换牙了,一定要警惕会不会早长了,因为换牙是在小学一年级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在小学一年级以后发生的事情,孩子在幼儿园中班,就开始换牙,大班就开始换牙,一定要小心,会不会是早长了,所以早长和晚长需要定期监测骨龄,你才能知道你家孩子是早长还是晚长。
上一篇:黄金会跌200美金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