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中的“士”有哪些层次和含义?
的人,道德经,上士《道德经》中的“士”有哪些层次和含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道德经》中的“士”有哪些层次和含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中的士是指有思想抱负的人,是士的原始意思。后来引申为官员,再后来引申为尊称,近代汉语指未婚男女,现代引申为职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野狐试答
西周时社会上的人被分为五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士没有层次的划分,但有类别的划分,有儒士、策士、侠士,后来还有了道士,对于能行侠仗义的不管什么类别的人,大家会统称其为义士,他不属于那个内别,是一种赞美的称呼。
士高于庶人,大都有一定文化,多有特别的才能,所以后世也统称读书人为士,这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变化的词。不知何时士用来泛指男人、泛指当兵的,至于用来称呼女性(女士)、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应该是在近代才有的。
如果满意别忘了点赞。关注想,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士为凡夫,老孑曰″为学者日增,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直至清净无为。谓无为乃为是道。谓少士是已经打开了智慧之门,为初步得道。为扩大自己的智慧並不断地精进为″中士",因中士还是处在有为的修正当中,当精进到天地万物,一切无所不知无所晓之智时,再也无须有为的修为,乃就要行道,谓行道是为化导一切处在无明之中的愚暗众生,为上士。然后再行大云普覆一切为″大士。如空中大光明光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群萌,此乃为博士也!而博士就是所谓的佛也!谓佛且就是功德圆满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礼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老子在这里借用周朝对社会等级的不同划分,作为对道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比喻。上士,借指有才德之士;中士,指一般之士;下士,才德皆下等之士。
颜之推《颜氏家训》也曾借用此说:“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为方便解读,将关于“士”的论述摘抄如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是老子对各种人——以三种士人为代表的人群——对“道”的不同态度的形象描绘。因为道士无形无声的,不可见,不可闻。当上士闻道以后,心性通透,恍然大悟,勤苦竭力而行之。稍差一点的士人,即所谓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不够坚定,但也能以此谨慎治身治国,但因心存疑虑,不够坚定,一旦遇到蛊惑,比如财色荣誉,惑于情欲,曾经的半信半疑会转而会荡然无存。
最可笑的是那些愚钝的人,也就是所谓的下士,用情不专,贪心多欲,听闻大道,不以为然,纵然大笑。道因纯粹,质朴,远离世俗之情,贪欲之心,与下士们距离更远,所以他们会发笑,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为道。
老子作为大智者,深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而大道“澹兮其若海;飉兮若无止”问津者少,故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老子的大意是说: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但是天下人却不能理解,不能实行。正因为不理解,所以也不理解我。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可贵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时期,士,低级贵族,如百姓,不是平民而是贵族。
《礼记》: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道德经》里的士有,上士,中士,下士。沒当官的贵族中的士,上士,学问大一些,下士,学问小一些,不大不小,中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中提到士的章节很少,老子在第四十一章中细分了士对道的态度,也就是各人对道的理解。即: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把士分为三类:上士,中士,下士。每类人对道的态度各不相同。
上士,上智之人。能通天彻地,无所不通,是老子说的那种微妙玄通之人,注意:这个上智,并非现在说的聪明绝顶之人,现在聪明绝顶的人未必能理解老子道德经的本义。
上一篇:有谁知道热恋的味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