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教师跟学生一起考试会有意义吗?
老师,学生,教师你觉得教师跟学生一起考试会有意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觉得教师跟学生一起考试会有意义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意义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个教师一生执教中要培育多少人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人才,培育后一代,不谈大学以上的精英后辈,高中毕业的学生一旦走出社会,是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他“她”们为了创业活跃在各个领域里,作为农村这个庞大的教育领城里,就有不少学生与教他育她的老师并肩执教在教育战线上。而且有些学生一旦走上自已梦寐以求的岗位,这些学生年富力强,力求上进,孜孜不倦地努力钻研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其教学方法大大提升,能与老师奇艳并美,与老师成为了同站在讲台上的战友,有何不好呢?能与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在一起工作,正是老师的骄傲和自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
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一起统考非常值得,意义非凡。为什么?根据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证实,有些老师对自己所带的课程,一知半解,含糊不清。甚至于给学生"讲错误判",漏洞百出。误人子弟,荒废年华。消极怠工,唠叨扰攘。只求索取,不求上进。因此,让老师和自己的学生同考或同答一份试卷,起码能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勉。知己知彼,相互提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意义,但也有负面作用,利大于弊。连自己都不会去教人误人子弟。但是,不要苛求教师成绩一定高于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常态,是必然会发生的。高水平不一定考出高成绩。因为思维的速度不同、答题的速度和解题的技巧与方法不同。如中学时我的立体几何解题超过老师,因为我的空间想象能力强。这方面老师不如我,但是不影响老师教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老师跟学生一起考试,唯一的意义就是以后老师在教学中更进一步熟悉教材,贴紧小中高考的题型走势,吸收一些现代元素。注意:简言之,就是为了中高考。
请主意提倡者要考虑到下面所述的一些实际问题:
1,只能考老师所任学科。
2,老教师也和学生一样在限时内完成考试吗?
3,老师本来函授学习时要考;有不少学校在上级教研室的要求和帮助下对各科科任老师也组织过统一摸底考试;现在又要求与学生一起考试,意义究竟在何处?
4,传统有当面教子,背面教妻之说,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既不尊师,又让老师和学生互相尴尬、干扰。要考老师,就不能换一个环境吗?
5,这个主意的提倡者,会不会还是在把中高考看得高于一切,而忽视了“教书育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师和学生一起考,表面上是促使教师认识不足,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但实质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对教师不恰当的要求,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才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教练员胜过运动员,要求名作家的老师出书胜过名作家,要求获诺奖者的老师胜过获诺奖者等等,都是不合逻辑,荒谬之至的。俗话说,只有状元,没有状元老师。因此,要求教师与学生同考,既不合逻辑,也反映某些领导对教师的不尊重的阴暗心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考试如果不拘泥于形式,是相当有意义的。
教师长期的教学工作,从知识理论上和教材知识体系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也存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会形成定式思维的弊端。
所以面对考试的重点和考试题型的变化,命题的出发点和规律,以及知识如何实际的应用,还是得在做题的实战中摸索和检验。
同时,教师经常做考试题,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答题中,知识的易混淆点,易错点,反过来再指导学生的学习,符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指导感性认识”的实践规律。
我们学校的常态,就是教师也有假期作业,一般是完成几套本学科的各地的近年中考卷。新学年开学初的集体备课,有一个环节,就是做当年的中考题。然后,由参与判卷的老师细说评分标准,及判卷中典型的学生失分的现象。对于指导下一步的教学,相当有实效。
但是,这种考试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教师学生同场同时间答一张卷纸,再以成绩的比较来说事,意义不大。
上一篇:抽烟口臭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