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心脏自动跳动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其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心脏,心肌,细胞心脏自动跳动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其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脏之所以会跳动,是因心肌细胞除具有一般细胞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重要生理特征和特殊的生物电活动。心肌细胞组织具有四大生命体征,分别为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其中自律性是指心肌内含有自律细胞,它们在无外来刺激情况下仍能有规律、自动的产生动作电位,引起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和收缩,故而在心脏规律的收缩舒张下推动血液循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血和氧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作为问答,只能简单地将其原理进行阐述。希望能帮到您。
一、心脏为什么会跳动
心脏的跳动与心肌细胞相关。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四个重要的特性,正是这四种特性共同维持着心脏的跳动。正常情况下,以窦房结、房室结和希氏束为首的心脏传导系统有规律地释放出脉冲电流,这些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各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继而又形成了有节律、有规则的搏动。同时,心脏靠冠状动脉不停的供给血液,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氧气维护自身的跳动。
实际上,心脏的跳动分为两种状态:收缩和扩张。以成年人平均心率每分钟75次计算,一个心动周期需要0.8秒,一次心跳的心房和心室收缩时间分别是0.1秒和0.3秒,舒张时间是0.7秒和0.5秒。这种工作规律使心房和心室交替收缩、交替休息。
二、心脏跳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哪里
简单来说,心脏跳动的能量来自饮食。我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主要有三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一般认为,合理的膳食结构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70%,脂肪占总热量的20%~35%,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3%~18%。同时注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摄取,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取,适量摄取胆固醇。
1. 碳水化合物
平时我们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米饭。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以血糖的形式分解代谢,给机体直接提供热量。这比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提供热量更迅速、更直接、更有效。另外,许多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很多水溶性的营养素就溶解在这些水中,这样就为机体提供了许多其他重要的营养素。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有小麦、大米等谷类食品以及新鲜水果、蔬菜、豆类等。值得注意的是,全麦粉和粗粮要比精米、白面更有营养价值,因为前者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2.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及各种生理功能,补偿修复组织蛋白的消耗,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组成,最好的来源是动物性食品,包括鱼、家禽、畜肉(瘦肉)、奶及奶制品,还有鸡蛋。豆类也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作为热量来源,蛋白质不如碳水化合物迅速有效。蛋白质可作为能源在体内储存,一旦碳水化合物“燃烧”完,在机体急需热量时,就会动用蛋白质。
3.脂肪
脂肪同样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皮肤的健康,固定内脏器官的位置,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也是人体最丰富的热量来源。脂肪含热量最高,并以浓缩的热量形式储存。它作为能源并不十分理想,因为脂肪消化吸收较慢,在体内分解代谢过程也比较复杂。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除了上述三大产能营养素之外,还包括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
上一篇:读过的书,总是忘记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