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谈谈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朱雀,野草,乌衣巷请谈谈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就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全诗写开满野草花的朱雀桥附近的乌衣巷古今变化。巧秒地写了夕阳和燕子做历史见证,目睹了乌衣巷夕日繁华,曾经住过王导,谢安这样的大人物,今日的乌衣巷也不过是平民百姓的居所。出入豪门的燕子也出入平常人家了。
这首诗是扶今怀古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乌衣巷今日落魄的感慨,再辉煌的过去也有繁花散尽,物是人非的时候。人得有接受改变的思想准备。或说得有解受改变的能力!
乌衣巷因此处住扎过身着黑衣的江东部队而得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戦乱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刘禹锡的“烏衣巷″和杜甫的“春望″,都是描写唐末黄巢起义战争给广大人民带去的灾难,多年战乱使城市草木丛生,人烟稀少,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王谢等大户望族都家破人亡,普通百姓岂能幸免。望山河破敗,看城内草木疯长,诗人发出无限感慨,这是对战乱的抨击,对戡乱的呼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诗意:野花在朱雀桥边遍地盛开著,乌衣巷口夕阳正在西落,映照著失望与凄凉,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而如今却已飞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悲悯情怀,也道出了诗人对辉煌过去的怀念之情,是一种怀旧的情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事变迁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乌衣巷一诗表露了刘禹锡蔑视权贵,鄙视荣华富贵,与底层穷苦百姓共命运的伟大情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历史背景,是在写实,也是历史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喜欢这首诗,意境深远。看到秦淮河畔的乌衣巷,想起当年的繁华,如今繁华落尽,人世沧桑,物是人非。再盛大的海天盛筵也有曲终人散的时候,正如有人说:英雄会末路,美人会迟暮,一切时间交给我们的美好,最后都会被时间带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上一篇:做饭,如何减轻大闸蟹的痛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