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成年人社会生存指南:要中庸、圆滑,别世故”你怎么看?
中庸,圆滑,世故有人说“成年人社会生存指南:要中庸、圆滑,别世故”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还没放亮,踏着路灯的光晕,勤劳质朴的城市建设者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劳作。戴着头盔,叼着烟 ,一路走着,一路谈笑着,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满足,每一个早起,都是一个新的希望。年快到了,传统节日的存在,让打拼的人们多了一个盼头,想想远在家乡的妻儿和爹娘,冬日的暖被窝是奢侈,不叫苦夏日的酷暑。每每看到春运返乡的摩托大军,都会感动的流泪,天是冷的,心是热的,载着满满的期盼奔家归。可敬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圆滑,别世故,其实这也是成年人较年轻时期处事态度的自然落差,成年人经过了风雨人生的历练,积累了世间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辨别能力,人亲世故经有了亲生经历,自身的不良棱角得到撞击后形成了规范的格局,对别人的忍让包容处世的中庸、圆滑、别世故已成为他们的经验和骄傲,现在想来我对年轻时期的经历感慨颇深,和大家一样血气方刚争强好胜,在事业上、中工作中、家庭里常因个人性格为上不顾大家的共性,本是良苦用心往往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当然有时也凭着年轻好胜见过成效,但更多的是教训,所以我非常认可成年人中庸、圆滑、别世故处世风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有混日子人才这样做,我认为人应有自我,独挡一面,顶天立地做人。我在机关单位上班一辈子,人事比较复杂,小圈子多。但我中立,独树一帜,与任何人保持距离。我有一个特点,肯学习钻研,所以业务能力好,他们也要敬我三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为人处世还是以诚信为好,日久见人心,人心换人心,和谐相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这句话有道理的关键,取决于对指南内容中的三个词语的正确理解。三个词语的含义可以简化为用中庸这一个词代表。因为中庸的本来内涵,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具有褒奖的意思。可是在民间语境中却具有贬义,民间把中庸简单解释为滑头或"老油条"。
那么中庸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呢?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用白话说就是没有倾斜一一不偏向于某个方面就叫中;没有发生改变就叫庸。把中与庸合在一起的悥思就是持中守正。也就是老子提倡的守护中道。用今天的话来评价一个人,就是指成熟。显然这与民间的滑头或"老油条"的理解有天壤之别。为什么这样说呢?
成年人之所以把中庸作为成年人的人生指南,根本原因是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
作为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一般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志向高远,具有漂渺的玫瑰色彩。实践证明,这种理想常常是脱离现实的,而脱离现实的理想,犹如南辕北辙一样,结果都不太乐观。年轻人哪个不是怀揣着梦想闯入社会的。至于这个梦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具有可行性,通通都不知道;难免会在社会生活中碰壁;
其次年轻人血气方刚,精力旺盛,是怀着激情开始在社会上搏风击浪的。己往的经历告诉我们,这种高昂的激情是难于特久的。在社会风浪的击打下,很快会被降温的。弄不好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一消沉苦闷;
再次是年轻人思维简单,易于把事情想得容易,盲目认为实现梦想的道路像高速公路一样平坦笔直。不懂得"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道理。其结果可想而知的;
最后是年轻人的认知判断能力与实施方式单一,简单认为1十1一定等于二。现实的石头会一再地打破这种认知方式的。这可能导致其畏手畏尾,产生消极情绪;
一般来说经历过这段磨砺期考验后,绝大多数人都会回归中道。逐渐体会到事物都是具有双重性的。就是既要志向远大又要切合实际,既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又要有清醒的头脑;既有敢于胜利的勇气又不能蛮干;既要有直达目的地的决心又要有与坎坷艰难搏斗的准备。总之观察分析判断直至处理问题,都必须兼顾各个方面;同时又不能和稀泥,莫梭两可,而是要秉持正确的方向。
这样在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就会定型成一种中庸式思维方式一一就是既恪守原则又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的生活方式。
所以说成年人无论当年从哪里起步,也不管是干什么工作,最后都会以中庸作为人生指南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反对!\"中庸、圆滑、世故\"此三点,作为成年人社会生存指南是错误的!说轻点,是误导;说重点,是毒害!人立身处世,基本一点,要诚信!诚以对事,诚以对人,这是做人之底线。无原则、无棱角,无坦诚,口中从无一句真话,社会必然会对你失望、失爱!巧言令色,油嘴滑脑,阿谀奉迎,谁敢和你交往、交友、交心!最终结果是做人做事皆失败,成个孤家寡人落寞一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