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人数会不会不太高?若人少是什么原因,太烧脑?
深度,文章,思想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人数会不会不太高?若人少是什么原因,太烧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你有好文,不妨推荐几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是很正常吗
头条又不是搞研究的地方,
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还不是一些轻松内容。
你的深度文章发在这何不发到专业期刊?那里阅读量大。到那里是不是又不够深了?
我先发个庸俗的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不会欣赏。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提问之义,並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其义理,就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其义为″在一有众多人的场面,谓有一会唱歌的人,要求领唱一首名叫\"阳春白雪\"之歌,谓此曲调门太高,而跟唱者却寡。就在同时,从人群中突然又走上一位领唱者,並要求大家一齐跟唱一首名叫″下里巴人\",当领唱者开口唱起时,顿时就引起了全场的一片欢腾!而后者的跟唱者有如此之多,思其因,谓此″下里巴人\",因调门低也!,俗话说,高之难攀,低之无碍,深之易埋,浅之易露。以此简理,大概不会错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思想深度当然会跟短平快,娱乐至上,轻松搞笑,明白易懂的当然会有所不同,可是这并妨碍霍金的时间简史举世闻名,霍金本人也全世界,多数都知道吧,至少会知道《时间简史》这本书的存在。
另外,有思想深度,并不意味着苦涩难懂,还要看如何表达,表达的方式,很多时候,其实,你对一件事情理解的越透彻,你反而表达出来越容易让人听得懂,听得明白一。你站在一个高度,你的高度到了,就很容易提纲掣领,逻辑清楚明显。举个例子,同样是高中政治课本,讲解这门课的老师,他的文化水平越高,对这本书的内容了解越深刻透彻,那么他就更容易讲的明白,让学生听分明白和清楚,用我自己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把这本书掰开来,揉碎了,弄懂透了再喂给你们听,讲给你们听,他的思想是深刻有深度的反而学生容易明白,因为这个老师他自己就理解的很透彻,知道怎么讲,也知道如何让人更容易懂。反而如果刚开始授课的老师,他自己对内容掌握的不怎么深刻,那么他也是不会能够讲的明白和通途易懂的。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想说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也是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简洁的逻辑表达出来的如果本身就思想深刻,那么更应该注意下语言和逻辑。
如果是哲学,科学,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甚至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指定不会比《霸道女总裁爱上谁》《销售业绩技能提升》等更容易懂,可是他们都是有思想深度的经典,也有自己的地位和受众,经久不衰。
如果是希望快速打开市场,一时就收获得很多粉丝,那还是需要注意一下表达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无特殊需求的情况下,人性偏懒,也就是说偏于接受,而不是思考消化。你不用动就可以拿到的为什么一定要动呢!
这就明白了,一篇文章一般有两种读者,分别是游客和专需者。文章有深度,晦涩难懂就会直接削弱他的游客浏览量,而对于专需着,如果可以找到更加容易动的相似的的文章,水平没有差距的情况下,他自然选择更加容易懂的文章了。
求方便,是人的本性,为了求方便,我们才有了今天的许多科技,解放劳动力的本质不就是求方便吗?比如我们的文章文字形式,文字的简单化,格式的自由化,到现在直接变成白话文,不就是为了方便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深度的作品,比如哲学类的作品,阅读量少是很正常的,所谓的曲高和寡嘛。但不能说明阅读量少作品就不好。正如网友说的太烧脑,就是费脑筋,越深奥,就越难理解,理解不了就费时间,在这快节奏追求效益的时代,只有正正喜欢的人才去用心阅读。懒人当然更不用说了,不仅烧脑还烧心,当然不去阅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