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人数会不会不太高?若人少是什么原因,太烧脑?
深度,文章,思想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人数会不会不太高?若人少是什么原因,太烧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人数会不会不太高?若人少是什么原因,太烧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曲高和寡,圈子太小,识者不多。有眼不识泰山,牛眼只识稻草。浮躁忙碌,无遐深研。为了生,一有空就娱乐,读些肤浅搞笑开心之文或喝点鸡汤养养干涸枯燥之心灵。没有作用,无人重视,缺乏土壤,不属于吹鼓手之列,孤芳自赏,与世无争,发表高见,警醒昧人,不图名利,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心在远方,志在九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量不一定就高,因为他她的‘有深度的文章’发错地方了。头条平台不是培养专家、学者、政客的艺术殿堂;头条平台是大众平台。所谓的大众,就像大众烟,大众酒,大众菜一样,是普通百姓都能接受的意思。你一高贵,普通百姓就接受不了,就不买账。大众听惯了‘下里巴人’,你偏要唱‘阳春白雪’,那就别怪‘和者盖寡’了。头条平台之所以被大多数人看好,正是因为她的‘普通’,如果有一天她也玩什么高雅、‘深度’,那她成为孤家寡人也就不远了。
可话还得说回来,能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的,不是专家便是学者级的大师,我们这些个‘普通’人,真的应该向大师们好好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普通大众很少人喜欢阅读有思想深度,哲理性及强的文章,原因是费时费脑根本用不上,也没有阅后的快感,不适合头条上的大众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常常会因“曲高和寡”而使阅读人数不能尽如人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量的确不很高,因为不少人读者不想理会文章的思想深度,却是理会文章的通俗程度。因此,今日头条要想发布思想深度较高的文章,提升头条的知名度和高雅度,得采取办法鼓励作者写出与发布思想深度较高之佳作。比如,我的(自评《生活鸣》一书)的文章,这是我几十年观察思考之结晶,但发布在头条之阅读量却很少。因此,读者应予转变阅读观念,多读读思想深度轻高的文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慢慢地会越来越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手头有一本多年前买的《百年孤独》,他们说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全人类阅读的巨著,是高水准的世界殿堂级文学作品,极有深度的名作。但是说来惭愧,这部书放在床头几年了,至今仍然没有读完。
实在是看不下去啊!
这本书就是题主所说的“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可问题是这思想也太深了些,完全读不下去。
《百年孤独》这本书一直盘踞在各个推书榜前列,很多喜欢装咳咳的文青都以读这书为荣,但我发现,他们读这本书只是因为这会显得他们足够深奥罢了。真要让他们将思想深度,也只会讲些烂大街的大路货,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
有思想深度的书还是会有很多人喜欢的,这会带来根植于内心深处浮于脑际的共鸣,从而会认可并喜欢上它。
有真正喜欢并读懂《百年孤独》的,但这种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凑热闹和附庸风雅。
所谓有深度的文章看的人少也是相对来说,这关乎于所处的视角及如何定义一篇文章是否真有深度。
正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对深度的定义是不同的,有人就认为看不懂的东西就是有深度的,这显然很片面,真正有深度的是指能引发人思考和探究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可遇而不可求。
现代人讲究效率和速度,读书往往浮于表面不求甚解,需要的是能带来阅读快感的东西。而深度好文则需要理解和思索,这显然与现代人的要求不太符合,自然看的人就少了,但还是会有人喜欢并痴迷它们,因为这是一个人内心的求索和征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