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人数会不会不太高?若人少是什么原因,太烧脑?
深度,文章,思想有思想深度的文章阅读人数会不会不太高?若人少是什么原因,太烧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的个思想,怎么的个深度,是否能与读者产生共鸣?需拿出来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必然的。
通俗的文章,是给老百姓看的,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它的读者也是需要具备相应知识结构的。写作方式的通俗易懂,不等于通俗文章,比如罗素,思想普及性的作品写作很通俗,才会以哲学家的身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普通读者可以从中吸收些指导人生的金句,但要读懂他的一本书,还要相应的西方哲学的知识结构才可以。
我习惯用“知识结构”这一词组,因为能说明问题,估计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至少能明白字面意思。
知识结构的形成,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直到融会贯通某一门类的知识,那么,阅读这一门类的文章,不只是能看懂,而且,马上就能看出优缺点来。
有人说,看不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觉得许多看过的人都是装,显得有文化,这是他本身知识结构欠缺导致的。作为文学,读《百年孤独》,需要具备西方文学相关的知识结构,若要深入了解,还要学习了解拉美历史文化。中国作家莫言,就是模仿《百年孤独》出来的,读不懂《百年孤独》的中国人,读莫言小说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小说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下的社会环境。
中国现在流行所谓“国学”,是因为相应的知识结构从小就被灌输,从家庭环境到社会教育,所以很容易就能接受。哲学无法流行,是需要重新学习,要很多年的知识积累。这里再强调一下,中国有思想没有哲学(曾经有过哲学的萌芽),哲学是从古希腊开始,以逻辑理性的思维方式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泛概念讲,可以归为一类,统称为“哲学思想”。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物质生活提高了,对精神有更高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对有深度文章的阅读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当然,总体比例永远是少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我想阅读人不会太高,为什么呢?一是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够理解其中内容和思想。我想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都忙于生计赚钱,也没有多少时间来阅读这样的高深文章,他们刷刷小视频,看看短文章可以。看思想深度文章的人,是一些学历高,闲暇时间多,爱钻研有深度文章的人。回答完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地万物,都存在二八定律。普通大众占八成,而优秀精英只有二成,这决定着你写文章内容的方向定位。越是接地气的东西越受宠,越高深越专业越是被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不会。现在是碎片化快餐与内容为王并存的时代,根本还是要有好内容。内容最起码得让人看懂看明白呢!
文章为了让读者感觉有深度内涵,净整些文绉绉孤僻高雅的词,读起来有些字都认不全,自然就不会读了,阅读量肯定也上不去了。就是不好好说话,故弄玄虚,阅读量高才怪。
如果一篇文章讲的是有思想深度的内容,但文章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接地气,读者自然爱看爱读,也爱分享。这样的文章阅读量不高都难。好多长文,有深度甚至很深的专业背景,但文章人人都能看的懂。这样的文章可能还是爆款文章呢!
还是要多读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