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都说冬至大过年,这是哪里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
冬至,太阳年,历法都说冬至大过年,这是哪里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后边四句不用解释了,大家常听到的。更请问庖牺的“庖牺”,是指“伏羲”,因为伏羲是人类文明的初祖,是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后画的八卦。而阴阳四季等历法知识,都是从《易经》中而来的。邵雍说,如果我说的这些你不相信,那就去问伏羲氏吧。
我这里说到邵雍的这首诗。重点要说的是“天心”二字。天有心,就人格化了,有心也就有理,所以,程熙理学中的“天理”二字,与此相关。明白了这一点,就可明白,冬至是“天”一年中的分界点,而春节是地上的人一年的开始。天的时间,天说了算,人世的时间开端,人间的王说了算。这就是所谓的改正朔。据说三代时期改正朔,岁首会变。后来,大都使用夏历。岁首不变,皇帝用改年号来表示改正朔了。朔是开始。改正朔就是重新对表,重新开始之意。但地下的表怎么对,都要以天上的时间为依据。这就是冬至大于年的原因。
《明史》载,朝廷一年之中有十三种大的祭祀,其中之一就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在夏至日祭地。
冬至虽然大于年。但做为地上的人来说,还是年更重要。冬至是天上的年,就让天老爷自己去过,春节是地上的年,才是我们自己的,自然更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空不把冬空,我们这里就是让过年空虚,也不让冬至过空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至两分。立竿见影,古人用土圭,中午时测日影长短,最长一日叫冬至,最短一天叫夏至,长短平分两日叫春分、秋分。
两个冬至日为一个太阳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冬至,太阳年的一年之始。
《易传 象》解《周易》复卦: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冬至日,先王下令封闭关口,不准商旅通行,君王不巡视四方。
周而复始,冬至日,太阳年的一年之始。
黄历即农历,虽为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但总体上是以太阳年制定的历法,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十九年七闰,平均为一个太阳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故又称四分历。
历法是根据太阳年制定的。历法年的正月,尽管历代历法的正月不同,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
历法是根据太阳年制定的,冬至日为太阳年一年之始。冬至大过年,太阳年大过历法年的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至后十天,阳历过大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至,又叫“冬节“、“至日”、“至节”等,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和春分、夏至、秋分一起划分一年的四季。冬至这一天,太阳以最大倾斜的角度斜射在北回归线上,就是说,太阳离北半球的地面最远。所以冬至这天,我们所处的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但是冬至过后,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将逐渐加长。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是离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冬至大过年”其实是源自广东。广东人早就有了“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因为广东地处南海之滨,冬无严寒,秋春相连,古代南粤人民对太阳的崇拜远远大于对春天的祈盼,所以就产生了“冬至大过年”的这种说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