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了肠息肉是不是一定得切除?为什么呢?
息肉,腺瘤,性息有了肠息肉是不是一定得切除?为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电子肠镜的日益推广,常能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肠息肉患者。而患者在发现肠息肉后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医生,需不需要开刀?”
肠息肉指肠粘膜表面像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把它留下,一是怕它长大引起肠道梗阻、出血甚至感染等并发症,二是怕它会恶变,变成癌肿。
此时也许有人会疑问,在内镜下能否直接判断出息肉的性质?从病理上讲,息肉可分为腺瘤、炎性息肉和息肉病等。内镜下我们医生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对它的良恶性做出大致模糊的诊断,要将息肉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活检,最终才能判定息肉的性质。
总的来说,发现肠息肉,应尽早切除。而且现在大部分肠息肉的切除已经不需要开刀,内镜下息肉切除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除了极少部分息肉块头过大或数量过多以外,一般可在内镜下将息肉完整切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第一次做肠镜后,医生对我说:
“你患的是多发性结肠息肉,已经切除了。以后要每隔一两年复查一次,及时切除,以防癌变。”
多年前我因大便带血,便秘,左下腹痛等原因去看医生。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当时我很拒绝。一是认为肠镜检查,要暴露那个隐私部位,一定很尴尬。如果再碰上个女医生……二是听说做肠镜很痛苦。但是,用了各种药均无效。最后不得不把自己凉到肠镜检查台上。在一名教授级的主任医师和一名中年女护士的协同操作下,查出了两颗结肠息肉,并通过肠镜切除了。并给了我上述医嘱。
此后,我不再抵触肠镜检查,期间,还曾第二次切除过息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至少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的,尤其是肿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被公认为是癌前的病变息肉,尽早发现并在内镜下切除是必要的。
那么所有的肠息肉需要切除吗?
先来看一下肠息肉的分类:
1、增生性息肉
很常见的息肉类型,基本上不发生恶变,部分可自行消失。临床上有人曾做肠镜发现过息肉,但是一年后复查却消失了,这就是增生性息肉。
2、炎症性息肉
又称假性息肉,多于炎症性肠病有关,即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关,直径常在1cm以下,一般也不会发生恶变。
3、腺瘤性息肉
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根据研究显示,管状腺瘤的病变率为10%~15%,绒毛状腺瘤的病变率为20%~40%,管状绒毛状腺瘤的病变率为30%~40%。
腺瘤性息肉虽说是癌前病变,但并不是所有的腺瘤性息肉均会发展为癌。
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是跟其息肉的大小、多少、绒毛含量多少、组织学类型、腺瘤患者年龄等息息相关,
一般认为腺瘤大于50%;息肉数超过66.7%;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于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等。
及时发现了腺瘤性息肉,其发展为癌也是需要时间的,平均时间在5~15年左右
即使发现了腺瘤性息肉,及时行内镜下切除,并做到定期复查结肠镜即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受邀回答问题,感谢信任!
肠息肉具体要看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肠息肉大部分是在肠黏膜的新生物,在没有做病理检查时,一般都是猜测,具体要看病理结果。
建议切除,因为留在身体里像一个“定时炸弹”,如果是恶性的话危害就不容小觑了,可能会癌变,一般超过2cm的基本都会癌变。
如果是炎症性的,对身体的危害虽然会小一点,但如果息肉一直变大,也会发现一系列的其他疾病,建议还是尽早切除好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受邀回答问题,感谢信任!
肠息肉具体要看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肠息肉大部分是在肠黏膜的新生物,在没有做病理检查时,一般都是猜测,具体要看病理结果。
建议切除,因为留在身体里像一个“定时炸弹”,如果是恶性的话危害就不容小觑了,可能会癌变,一般超过2cm的基本都会癌变。
如果是炎症性的,对身体的危害虽然会小一点,但如果息肉一直变大,也会发现一系列的其他疾病,建议还是尽早切除好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现肠息肉不一定要手术 还可用中药以及中成药消除,比如息福欣等
上一篇:火烧圆明圆的八国联军是哪八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