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了肠息肉是不是一定得切除?为什么呢?
息肉,腺瘤,性息有了肠息肉是不是一定得切除?为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或者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自己的肠道里长了息肉。也有很多人听说,息肉这玩意久了还有可能变成肠癌。
那么肠息肉到底会不会癌变呢?
肠息肉到底是不是都需要切除呢?
首先我们要大概来认识一下肠息肉是什么?
肠道里的粘膜会因为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粘膜增生肥厚,使粘膜变成隆起状。这块隆起的粘膜,我们就叫息肉。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那就是肠息肉!当然了这个肉疙瘩可以是一个、几个、也有可能是几百个!
并且一般的肠息肉没有感觉,也可以表现为大便带血、便秘、腹泻腹痛、以及大便性状和习惯的改变!
那么到底肠息肉会不会癌变呢?
肠道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其中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称为非肿瘤性;
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等,是一种癌前病变,特别是大于2厘米的,癌变几率还是很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非肿瘤性息肉,只要体积够大,也有恶变倾向。
有研究数据表面大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
那么那些人容易张息肉呢?
长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自己油炸食品爱好者都比一般人更喜欢张息肉!
那么到底是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要切除呢?
肠息肉是不是容易癌变,我们根据数量、大小、病理结果来区分!
低危险:1-2个;小于1cm的管状腺瘤;增生性息肉。
高危险:3个及以上;大于1cm的管状腺瘤;绒毛腺瘤或者管状绒毛腺瘤腺瘤;病理有高度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所以容易癌变的息肉肯定要切除的!
但是非肿瘤性息肉比如炎症性息肉,容易引起血便、腹泻、肠套叠、肠梗阻的也是需要切除的!
因此对于低危险的,可以放点心;对于高危险的,一定不能放过他们,也许哪一天他们就变癌了。
切了他!
所以,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变癌,但一定不能放过容易变癌的息肉,他们就是“定时炸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该切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肠息肉如果不接受手术治疗,是存在癌变风险的,所以建议患者在确诊后,及时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手术。但是肠息肉在手术切除以后,还是存在复发可能性的,所以患者在切除后,还是需要多注意身体情况,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医院复查一次。平时饮食尽量吃得清淡些,远离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久坐,适当的锻炼身体,以防止肠息肉复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的,要看是什么息肉,有多大,息肉分为两种,有炎症性息肉,还有一种就是恐怖的腺瘤性息肉,后者是会导致病变的,可以说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果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肠息肉。
肠息肉是肠粘膜表面生长的异常突起样组织。
肠息肉:原因是局部上皮细胞变异、增生。
肠息肉:与遗传相关,与肠道刺激相关。
肠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
炎性息肉在局部炎症消退后,可以自行消失。
腺瘤样息肉不会自行消失,且有癌变可能。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息肉从外观及可能发生的症状,都无法判断其性质。需要行病理检查确定。
随着时间的发民,息肉可能生长。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
所以,发现肠息肉建议及时切除。
肠息肉手术切除后,仍需要定期复查肠镜,每一次复查肠镜的结果决定下一次复查肠镜的时间。
根据息肉大小不同、个数不同,肠息肉术后首次复查建议在6-12个月。
建议:
关于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到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好是切除,多余的东西会越长越大,后期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消化正常功能!
上一篇:火烧圆明圆的八国联军是哪八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