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兰亭序》被称天下第一行书,为什么据说王羲之说让他再写一遍也写不出原来的效果了?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兰亭序》被称天下第一行书,为什么据说王羲之说让他再写一遍也写不出原来的效果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通篇具有“中和之美、自然之美、变化之美、刚柔之美”,以至于后世许多有成就的书法家都在临摹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问题来了:为什么据说王羲之说让他再写一遍也写不出原来的效果了?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一直以来,书法爱好者们对王羲之的《兰亭序》崇拜至极,可以这样认为,自古书家,无人不学王羲之的《兰亭序》,学王羲之《兰亭序》者千千万,却无一人可以超越本尊,就连王羲之自己都无法再写出第一遍的效果,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王羲之的书法造诣高深莫测,说明了《兰亭序》书法艺术变幻莫测,
当然了,“据说”的事情不可全信,可以相信的是,王羲之是在微醉的情况之下一气呵成书写完《兰亭序》的,书写过程中写错了笔画,从而快速涂抹,接着又快速书写,但并非疾速书写,因为他写的是行书,而不是草书,可以肯定的是,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是在极度放松心情的状态下写的,根本就不在乎书写过程中写错笔画,
之所以王羲之再写一遍《兰亭序》也写不出原来的效果,那是因为书法是一门抒情艺术,书法风格的形成,和创作者时下的情感情绪有直接关系,无意识的创作和有意识的创作,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即便是擅于执笔的王羲之,喝酒后与没喝酒时执笔的力度都有轻微的变化,自然笔下的字,力感就不同,
即使王羲之在同样的场景下又喝同样量的酒,然后重新创作《兰亭序》,也依旧写不出同样的效果,或许第二遍书写时,就不会出现涂抹了(因为潜意识会告诉自己不能像上一次一样写错笔画),有涂抹的《兰亭序》和没有涂抹的《兰亭序》书风就存在明显差异了。就算两次有涂抹,但也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如果第二次涂抹是和第一次同一个地方,那么就说明,第二次是在刻意临摹模仿第一次,(模仿和创作是有差距的)这样依旧还是写不出原来的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王书法,古今楷模,无人超越。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并非浪得虚名。但据考证是冯承素的摹本,并非真迹。郭沫若曾考证认为兰亭序是子虚乌有的,是后人杜撰的精彩故事。本人觉得兰亭序没有智永集王羲之字的圣教序有魅力。书法创作与心境乜有关系,但不可神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这是世人公认的,为什么王羲之不能再写出一篇比《兰亭序》更好,那怕是同样出色的作品来呢?
王羲之当时对这篇《兰亭序》其实并不满意,因为在这篇作品中有许多修改、添加、涂抹的地方。可是写了十几遍,都不如这篇自然生动。
苏轼说“书无意于佳,乃佳”。学习书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在一张废弃的纸上随意书写,总是比平时认真书写出来的要自然。换上精美的纸来写,又会出现拘谨呆滞的情况。人的心理情绪会制约手上的运笔。特别是讲求书写自然的行书,稍微的笔下滞涩,气韵便会脱节。而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助。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再加上饮酒助兴,诗意大发。可谓心融笔畅,有如神助。
孙过庭在《书谱》中的五乖五合理论,充分的论证了书法作品中的优劣变化。当五合交臻之际,就能尽情的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而五乖汇聚的时候,则思遏手蒙,无所适从。心情好,不一定天气好,天气好,不一定身处美境。身处美境,不一定有佳人相伴。还有笔墨纸砚是否相和。如兰亭集会这样的胜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即便是后来书写多遍,仍然没有写出比这篇满意的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恰好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阐述:
1.那就更能说明<兰亭序>无可替代,连书圣都无能为力。
2.说明第一行书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的,他需要特定的条件和环境。
3.说明往往一副大作的产生,不是精心雕琢的,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一气呵成的。
4.说明想要在书法上有成就,不是字写的好久可以,还需要适当的环境。
5.说明书法是带有感情色彩,是某个时间段作者内心真实感受的表现。
6.说明真正的书法作品是活的,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不是天天写都一摸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羲之写《兰亭序》是在酒后微醉的情况下写出的,作者在那场与老少朋友的集会中,可以想象那个场景:喝酒吟诗,高淡阔论,谈笑风生,欣赏美景……作者的兴致高昂,加上酒后精神亢奋,状态也自由奔放,不受拘束毫无顾虑,自然笔下生花……《兰亭序》是无心之作,作者也是在极佳的状态下发挥自如……一切都在特定的情势条件下聚促而成,所以无法再来一次,作者也不可能有类同的状态,自然也不可能写出原来的效果来!
上一篇: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一味的“养生”,而是好好吃饭!认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