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6岁,没有一点主动性,我被气的老想打她,怎么办?
孩子,自己的,父母小孩6岁,没有一点主动性,我被气的老想打她,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将穿衣服的步骤变成一个口诀一样教给孩子,比如穿外套会说:里面朝上,帽子对着我,往后甩。我发现这样的口诀孩子觉得有趣简单,很愿意做。
2. 我会和孩子比赛,看看谁能先穿好。我会故意说你可别想赢我。孩子会因为想赢我而会穿的特别认真。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孩子赢,否则她下次就不愿意玩了。
3. 根据孩子爱好设置游戏。我家孩子喜欢看《男生女生向前冲》,我就把穿衣服,洗脸,刷牙,吃早饭设定为4个挑战环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就算挑战成功。
关于做作业的问题,你说孩子嘴巴答对了,但写出来写错了。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紧张了。你需要看一看是不是你对她态度太严厉了,导致让她紧张而答错。另外,出现这个问题后,家长一定不要过度责备她,责备不能让她变得更好,反而容易更紧张,更出错,更不能说孩子智商有问题,笨之类的话,否则孩子会认为我就是笨的,所以答错也很正常。
关于跳绳,我家也碰到过这个情况,孩子跳绳跳的不好,让他练习下他就发呆,即便练了也总跳不好。这是因为孩子被挫败感打败了。
后来,当他成功跳过去一个后,我很夸张的为他点赞,然后孩子就有了继续跳下去的兴趣了。慢慢的,他能连续跳2个,5个,10个……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有进步,我都很夸张的指出来,还会告诉爸爸,让爸爸也表扬他。通过这个事,我告诉他:困难最怕的就是练习,你看你多练了现在就能跳得很好了。
希望以上能帮到你。祝福你和你的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上一年级,家长很容易焦虑。原来在幼儿园时,觉得自家孩子哪哪都不错,怎么看都可爱,一上学,就发现周围同学一个比一个“优秀”(一年级,其实看不出什么真正的优秀),很容易看自己孩子越来毛病越多。我家娃在上二年级,一年级时的焦虑我还忘不了。
无论如何,首先,别打孩子,尤其女孩子不能打。如果你不想她将来受到家暴也不敢反抗,就不要打她。再次,打并不会让孩子注意力变好,只会让她更加没有自信。没自信的孩子,是做不好事情的。
你要真的太气了,就离开一下,出去走一走,做点你喜欢的事情。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我一对女儿发脾气,女儿就会哭着说“妈妈我是不是个坏孩子?我是不是什么都做不好?”看她那个委屈的样子,我就知道我发的脾气对幼小的她有多大的伤害了。大人以为只是说孩子几句,但六七岁的孩子,还是非常依赖父母,非常看重父母对自己的评价的。
别给孩子贴标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上进心,这些都是不好的标签,孩子如果知道爸妈是这样想自己的,就会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如果一个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失望,她很可能会故意做出让父母更失望的事情。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好,家长最好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怎么样。自己能不能放下手机,专心看书一个小时?专心陪孩子玩上两个小时?如果做不到,那还是得先练练家长自己的注意力。如果家长每天在家里,能安安静静看一个小时书,或者专心画一幅画,哪怕是拿起毛笔、钢笔练字,这些行为让孩子看到,慢慢地,孩子就会效仿。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6岁还小,一切还来得及。常看手机容易暴躁、没耐心。看完此文,就把手机收起来,专心去陪娃吧。高质量陪伴才是治疗孩子一切问题的良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拥有“主动性”无非两个原因:
一个是“喜欢”,
一个是“被迫”。
“喜欢”能产生“主动性”,是因为这么做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被迫”能产生“主动性”,是因为不这么做会有可怕的后果。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主动性”最好是来自“喜欢”,因为他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内心,以支撑“被迫”产生的巨大压力。如果迫使孩子主动做某些事,刚开始可能会有些效果,但是如果在此过程中,他始终没有发现其中有一点点的乐趣,那么他就会“撑不下去”。
孩子会用“神游”“消极抵抗”等方式逃避;更有甚者会使用挑衅家长的方式,以展现他的决绝——你批判得越凶、越久,他就会哭得越狠、越歇斯底里。这种情况下,任何违背他心意的做法,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题主的问题。先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总是错、做事没动力,这些只是她没有养成好习惯的表现而已,无关智力问题。
在学校那一头:多和老师沟通,一来向老师表个积极的态度,二来也能增进感情,请老师多多关照。
在自己这一头:不要再呵斥(打骂)孩子,那只会让她用更加敌对的方式和你相处。别再怪罪孩子成绩差了,才一年级,慢慢纠正还来得及(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是不能就这么放弃吧)。以鼓励为主——这很难,但要坚持,忍不住就出门透口气再回来继续。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其实跟家长在幼儿阶段没有注重孩子一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巨大的关系。教育问题的爆发都具有延后性,也就是在幼儿阶段产生的问题,在上小学的时候会充分暴露出来,而上小学当中一些孩子的学习习惯、学科思维没有培养好,进入中学就会严重的爆发出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绩。
那么孩子已经是这样一个状况了,家长应该怎么来有效的解决呢?
耐心是前提。
孩子的教育成长是一个慢过程,很难通过一个方法马上解决掉这些问题。很多的问题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解决起来越容易,而问题越严重了,以后解决起来就会越麻烦,越困难,成本代价越高。作为家长碰到孩子这些现实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也不要跟其他的小朋友去对比,因为这一对比你会崩溃的。关注孩子当下,只要有一点点改进就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做的不好也不要责备埋怨孩子,而是积极的去引导。比如孩子今天做作业比较专心,那我们就应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而如果下一次孩子老毛病又犯了,那么家长不妨提出对孩子的期待,比如说妈妈希望你像昨天一样来做作业,而且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