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养生专家有很多并不健康,怎么看待呢?
专家,长寿,健康养生专家有很多并不健康,怎么看待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些养生专家讲的那些东西对某些人有用,跟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没什么用的,一般老百姓都是想什么吃什么,我姨婆在乡下,都90多岁了,还能下地干活,都是吃自己种的蔬菜,家里还养了鸡、鸭什么的,而且现在还是耳聪目明的,身体还硬朗着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的好不一定做的好,做的好不一定体质好,事物千变万化,身体代谢与先天不足,生活习惯与自身条件,所以养生专家并不都一定体质特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几年有几位养生、健康“专家”英年早逝,被很多人嘲讽。但这不对,这件事不能简单的说养生没用、或者说那人就是骗子这么简单看待。只是少数几位养生、健康“专家”早早离去,不能代表养生、健康行业的所有人。况且影响生命质量和生命长度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正如马克思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这句话还不算完整,应该是“人是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总和”,社会多因素、自然各方面因素、遗传因素和自身心里、行为因素都会都生命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再看看养生、健康行业年过百岁的更是很多,中医专家年过九十的还有不少在出诊给人看病。不能以点概全的看待。
深入分析一下就能看出,这几位养生、健康专家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都是忙着推销自己的养生、健康理念,并且以商业化运营扩大;
第二个,对于养生、健康理念或方法都有自己创新,这些创新中甚至非常偏执;
第三,基本都是在标新立异的凸显自己,为自己的产业忙碌。
这样的凸显个人、标新立异的作法,首先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在维护生命过程中的养生、健康行为不能靠遐想,编撰出来听起来似乎合理的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实践。
现代医学对待健康的办法是通过预防医学、营养学、药物学、临床门诊治疗、康复管理等等相结合的一套研究成果和理论支持进行养护生命的实践。全世界那么多研究者上百年的参与研究实践,尚且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完美,还有很多很多健康问题不能解决,现还在为此努力。
传统中医、道家养生文化通过几千年、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的努力,总结出了一套顺应自然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这一套理论和方法经过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实践种得到了验证,现代客观的分析也确实非常有道理。
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不可能改天换地的打破宇宙规律,那就只有在我们的身外顺应自然规律,体内保护好生命的基本要素。
发生了英年早逝的几位,不管提出什么理念,都没有超出传统文化或现代医学对待生命的基本认知。在提出的养生理念和自己的行为实践上,又是违背了维护生命的规律。
也就是说,当我们自己还没真正搞明白生命的出生、成长、健康、疾病、死亡之前,就搞标新立异的创新,可以说是盲目创新,而且加以实践势必付出代价。就像前几年以公益项目发起“冰桶挑战”的所谓创始人,前几天年仅34虽就离世。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对养生的概念并不了解。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和身体。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是先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生命经验。
养生、健康现在社热的话题,但试问一下你身边的这些人,现在所谓做大健康的谈谈什么是养生、什么是健康,估计没几个人能说明白。想盖起一栋大楼,还没建设好根基或者还没找到根基,就开始盖楼,还想成为摩天大厦,恐怕会大失所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的身体是否健康,一是由自我养生决定,即确保生存环境的生态优美和清洁卫生,确保乐观过日子开心快乐,确保营养到位适度满足身体需要,确保适宜的锻炼方式进行身体锻炼,确保劳动付出之劳动报酬到位而生计无忧,确保待人处事身心愉悦,确保生病及时治疗。二是由人生遭遇所决定,如若遭遇不可治愈的疫病,遭遇意外伤害,遭遇天灾人祸等,这些都是人难以预测把握的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联系之方面。因此,养生专家指导别人或导向自已之身体健康,只能把握第一方面,难以把握第二方面,从而早逝也就可以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女人不坏男人不爱是真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