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清灭亡和闭关锁国没关系,而是因为遇千年未有之敌?
清朝,闭关锁国,中国为什么有人说清灭亡和闭关锁国没关系,而是因为遇千年未有之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或正或误,敢请见谅。
首先对于清王朝的灭亡与闭关锁国没有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命题。一个朝代的终结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肯定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许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里,即便是其他帝王在位也会选择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清朝统治者不懂得顺应时代潮流,不会实施革新,最终也必将自食其果。
再来回答您提出来的问题——为何有人会认为清朝灭亡并非政策问题,而是遇上了千年未有之敌?
第一、几千年发展历程使得国人心中“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优越性使得中国在近千年来得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同时具备了更加完善的封建制度。在资产阶级未出现之前,新航路未开辟之际,东亚地区始终是以中国的文化所主导,即便是中国最为混乱的时代,其他番邦小国也不敢小觑。长此以往,在古代中国人心中就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
“我中华民族为天下最优秀之民族,中华大地为天下最为富饶的土地。认同我的价值观念的其他国家是我的附庸国,不认同的是蛮夷。”
这种价值观念使得当时的国人盲目自大,不屑于同西方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学习,最终使得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然而并非是只有清朝再有这种价值观念,之前的其他朝代都有,只不过到了清朝时期,西方的制度文化优势才真正领先于以中华文明为主的东方文明。所以会有一些学者提出,即便是没有清朝换做其他王朝,同样会因为与西方的碰撞而亡国。
第二、所谓的千年未有之敌是指近代文明。
纵观清朝之前的历代王朝存亡之际,大同小异。皆是冷兵器之间的对抗,攻城拔寨,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怂恿民众种种。然而当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之际,清政府面对的是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近代化的武器装备,近代化的战术战略,以及历朝历代从未遇到过的经济贸易战争。这些东西是当时的国人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因此面对这些未知的恐惧,往往会惊慌失措。
以中古时代的战术武器与成熟的近代化的军队较量,实则是佝偻老汉单挑盛年壮汉,完全不是同一时代。即便是汉唐盛世,一样同清朝一样是中古军队,甚至在武器装备上远不如清朝先进,人口优势就更不必提了,清朝灭亡时还有四亿人口。
第三、制度的优越性差距巨大。
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延续,即便是要改朝换代也不过是建立另一个君主专制政府,百姓不过是君王的附属品,仅此而已。而西方传播来的是民权人权思想,无论人民做怎样的选择,都取决于对自身利益财富的追求。因此在作战时,中国军队是为了皇帝在作战,而西方军队是在为自己而作战,士气优劣可想而知。事实上经过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已经不逊色与列强多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反超,但是依旧是一战即溃,制度优势可见一斑。
总结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基本上全面延续和继承了最为正统的中华文明体制,甚至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巅峰级水准,但是其错就错在只知继承而不懂创新和开拓。或许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即便是换做清朝以外的其他朝代,一样会被打的溃不成军,但是谁让清朝撞上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呢!
谁当权,谁背锅!万古同理。
乾隆皇帝对英国国王的圣旨中言: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荒诞不经的笑柄,然而这又何尝不是当时的中国人最为真实的写照呢!
冬雪秋风梅子雨,悠然观史看君名。欢迎关注点评,感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毛主席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清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是清朝内部的各种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下册。
按照历史教科书的定义,我可以明确的说清朝并不闭关锁国。
因为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开始,清政府就开设了松江、宁波、泉州和广州为通商口岸,并且设立了四大海关来管辖这四大口岸,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设立海关。
“今海内一统,环宇宁谧,满汉人民俱同一体,应令出洋贸易,以彰庶富之治,得旨开海贸易。”——《清朝文献通考》卷三三,《市籴》
而根据《粤海关志》记载,粤海关关税收入是不断增加,从乾隆朝每年46万两白银,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夕,每年185万两白银。
仅仅从粤海关收入看,清王朝显然是没有禁止对外贸易的。
另外,从清圣祖康熙帝到清高宗乾隆帝,西方传教士一直活跃在清朝京城和皇宫,使得清朝皇帝对西方了解并不差,甚至可能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比东欧一些闭塞地区的贵族还清楚。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欧立德曾出版过一本关于乾隆帝的著作《乾隆帝》,欧立德根据梳理西方传教士信件以及日记,发现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是非常了解的。
当乾隆帝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全部情况后,乾隆帝干了一件事情:
在1794年,也就是路易十六被处死的第二年,乾隆帝下诏要求全国各地严查白莲教。
甚至如果不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乾隆帝已经准备派遣使团前往法国了。
上一篇:书本会消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