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为何在公元前221年,把平民更名为“黔首”,有何寓意?
黔首,始皇,秦朝秦始皇为何在公元前221年,把平民更名为“黔首”,有何寓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看“黔”字,左边一个“黑”右边一个“今”,俗话说认字认半边,“黔”字肯定与黑色有关。
没错,黔字就是黑色的意思。
原来秦国崇尚黑色,不管是衣冠还是旗子基本都是黑色,这一点正史有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
“黔”字弄清楚了,那“首”字呢?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首”就是头嘛。
那“黔首”就是黑色的头?
这个说法估计也不太靠谱,因为古人束发,头发本来就是黑色的。所以把黔首理解为黑色的头不太符合秦始皇创新的精神。
所以我大胆猜测:“首”指的是头巾,也就是百姓用来固定头发的一块布。
古人是这样的,男人把头发往上梳,然后盘起来,在头顶上盘成一坨。为了使头发不往下掉,就要拿个东西来固定。贵族就戴帽子来固定头发,叫加冠。平民没有戴帽子的权力,只能拿一块布包裹头顶的头发,叫布衣。
秦人崇尚黑色,那平民用黑色的布作为头巾包裹头发也就合理了。
所以,“黔首”就是黑色的头巾。
秦国平民是这样,但其他六国百姓不一定也是这样啊。秦始皇没有强行让六国百姓也戴黑色头巾,但称呼得改,天下百姓都叫黔首,这不就统一了?
估计秦始皇看到黑压压的一片全人,全是秦国百姓在庆祝六国统一,便创造性地想到今后百姓就叫做黔首吧。也是出于统治考虑,全天下的百姓为都叫黔首吧。
由于这个称呼实在太新奇太前卫了,所以司马迁把它记载下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黔首是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说文解字·黑部》:“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秦诏令称百姓为“黔首”,是由于秦为水德,水德尚黑。
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战国时期流行“五行”说,即所谓“五德始终”。“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解释历史变迁、皇朝兴衰。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其中所谓的“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这种学说认为,五德相克,导致朝代更迭。史载,虞舜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虞、夏、商、周各占一德,都是历史上的正统朝代。秦始皇从五德始终说推论,认为周得火德,而水克火,秦朝取代了周朝,所以秦朝应得水德。于是颁布新的“正朔”,以十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表示新朝代的诞生,并把黄河(古称为河)改名为“德水”。按五行学说,水德具有黑暗阴冷、严酷无情的特征,于是秦朝以黑色为上,衣服旗帜皆为黑色,明确秦朝得占水德,也就肯定了秦朝的合理性。随后,秦始皇又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告祭天神地祗,把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进一步确立起来。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也深为大多数人所赞同。
黔首:秦代对老百姓的贱称.指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
整的来说大概就是说秦始皇颁布一些法令,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黔”的意思是黑,“首”解为裹头,连起来便是黑巾裹头的人。
实际上,在秦以前的战国,“黔首”一词便广泛出现在各个书籍中,与“平民”、“庶民”含义基本相同。
始皇帝统一天下,在公元前221年下诏,统一将全国平民称为“黔首”,是秦更定名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黔首”一词并没有什么贬低之意,因为始皇帝自以为大秦得天下为水德,对应的颜色便是黑色,因此秦朝尚黑,衣冠旗帜无不用黑。
所以统一百姓为“黔首”,也是出于大秦一统天下的考量。
始皇帝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16年,颁布了《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规定了天下的民众将自己实际耕耘的田地数目上报朝廷,经核准后,即可获得朝廷承认。
这项惠民政策不仅得到广大民众的热切拥护,“黔首”一词也因为这项政策推广到了全国,成了家喻户晓的称谓。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其实蛮有意思的,秦始皇何许人也,中华大地开天辟地第一人呐,施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开疆拓土,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朝,鉴于本身功绩太大,便从三五皇帝中取皇帝一词,自称始皇帝。为了便于自我称呼,又创造了“朕”一词,后世皇帝沿用近2000多年。除此之外,秦始皇还曾自称“祖龙”。
大家应该发现了秦始皇乐于创造新称呼,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天下大一统之后,要使大家尽快认可秦朝,自然需要改风易俗,
那么,为什么秦始皇会把平民更名为黔首?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其实,秦始皇之所以将平民称作黔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天下一统后,对平民的称呼也需要统一
秦朝的建立,是建立在六国覆灭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知道秦之前的六国,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都是迥然不同的,如此,六国对于民众的称呼也是各种各样的。秦统一天下后,需要建立统一的官方语言,故“黔首”一词应运而生。
二、秦人尚黑,“黔首”即扎着黑色头巾的人
众所周知,秦人尚黑,按照秦时习俗,秦人平民一般都扎着黑色头巾,所以,在秦国,“黔首”一词就专指扎着黑头巾的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便将“黔首”一词放诸全国范围内使用,专指黎民百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