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对工程监理有什么看法?
建设单位,工程,工作大家对工程监理有什么看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家对工程监理有什么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看法,只有敬佩,夹在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受气,还要背锅,从没人说甲方受贿腐败,,从没人说质检安检受贿腐败,只有人说监理,太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应该是我最有发言权了。我干了九年监理,但是我现在已经是一建建筑和市政双专业,监理,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建筑经济师。监理是把双刃剑,利用好监理的时间武装自己,你会变得越来越强。但是如果你上进心不强,整天沉醉在吃喝玩乐之中,可能一辈子就废了。我刚毕业的时候做了监理,好多工程上的人都很纳闷,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做监理了呢?我当时心里肯定是不愿意听的。后来我才知道,在他们眼里监理基本上都是很差劲的,啥也不懂都是些混子。于是乎在我心里我一定要做一个懂技术懂管理让人敬佩的监理。于是乎开启了自己的武装模式。我是一名大专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为了自己心里的誓言吧,我开始考证了。
我是2011年大专毕业。学的工程监理专业。
2013年二建建筑一次性通过。
2014年市政增项通过。
2016年开始考全国证书,当年考了一建建筑、经济师(建筑)、消防,结果只通过了经济师。
2017年考了一建,四门一次性通过。
2018年考了造价和一建市政增项,造价过了三门,案例分析没过。市政增项也落榜了。
2019年我考了五次考试,通过了3个证书。考证总的通过率也是合格了。4月份考的咨询,5月份考的监理,9月份考的市政增项,10月份考的造价案例分析,11月份考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监理高分通过,一建市政增项走狗屎运压线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也基本上算是压线通过。造价案例遗憾的考了70分。咨询因为有一建,是免考两门的,结果全军覆没。这就是我大概得经历。第一次打这么多字,累死我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有想考证的大朋友,小朋友,有啥问题的咱们都可以交流。我总结的流水施工和网络图的一些窍门可能会帮上大家的。
这都是我的真实成绩和证书。大家可以去网上查的。坚决不作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建设工程监理的认识与看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范围、层次、内容很多。因受自身原因所限,本人仅从项目单一的现场施工阶段的监理实践,结合相关同仁的经验,谈谈个人的认识。
1 总揽全局——正确认识环境,确立管理控制的基本思路
就我国当前建筑市场管理体制而言,一般情况下有3个单位在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或业主或投资商、监理单位、承包单位。按照分工合作原则与有效的协调整合,形成管理控制合力,实现工程建设预定目标,这应该就是全局。从监理角度来讲,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是了解监理环境,建立一个适宜生存的监理团队;二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监理工作,明确重点,做到纲举目张;三是面对众多的标准、规范、规程,要有明确的控制思路或要点,并能贯穿于监理的全过程。
1.1 明确社会分工,在准确定位自身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同时必须适应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现实环境
各参建单位应具有的特点及社会职能分工如下:
建设单位(业主或投资商):提供适宜的建设管理控制环境;同时也应是一个具备准确判断决策的团队。
监理单位:为业主提供满意的项目建设咨询服务;同时也应是一个能做好综合协调控制的团队。
承包商:能为业主提供合格或优质的建筑工程产品,同时也应是一个坚强有力的实施组织指挥的团队。
监理部首先应分析本工程项目所组成的各个团队的特点及基本实力,是否满足职能分工要求。以上单位是否能按照分工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能否真正地让监理部去履行其按职能分工的职责。建设单位是否真正能让监理部去打破他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利益结盟。否则,监理部就要调整自己的团队组成,调整自己的工作方针,在围绕职责划分的基础上,调整相应的管理控制思路,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使用合适的协调措施,去适应这种环境,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
1.2 明确管理要点及其真正内函,审时度势地谋求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个项目监理的成败与否,取决对以下三点的认识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其一,重点是质量。质量是监理单位控制管理的永恒主题。建设单位或现场代表从自身利益出发,前期或交工前一般要求监理单位全力抢进度,如果进度目标实现,则体现建设单位或现场代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当工程基本完工,建设单位或现场代表会站出来对质量发表评论,甚至对监理单位横加指责,其目的是要监理单位来承担质量责任和证明监理“无所作为”。所以、不论什么情况下,监理单位必须督促施工单位在质量上绝对不能出问题;更不能因一时进度等方面满足了建设单位的要求而自毁于一个项目监理的成果。
其二,难点是安全。因为这是政府强加给监理单位的责任,就象要检察院去负责社会治安责任一样。这说明了政府在特定环境下所采取的没办法的办法,违背了谁管生产,谁管安全的我国的一贯原则。因为连政府都奈何不了施工企业,让监理这个“第三者”去发挥生产组织者的作用,并承担其责任,所以这项工作就难上加难了。但不能因为难而不去做,所以这就要求监理部把握和控制这个难点,督促施工单位在安全上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其三,关键点是协调。按照规定,监理是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但几乎没有哪个建设单位会真正这样去实施。当有责任、有问题时就要监理单位来承担。施工单位依仗着与建设单位的特殊关系,可置监理指令而不顾,自行其是。一旦发现难题或出现问题,就全力推向监理。因此监理要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去做好协调工作,整合各参建单位形成现场的管理控制合力,这确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审时度势地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工作做好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