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
自己的,客户,设计师做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思路清晰,应用性强,顺应潮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你没有说明是什么领域的设计,但设计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艺术类设计师,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空间、平面、服装……都是在做“商业设计”,说好听点,叫“商业艺术”也行。这就意味着,必须先满足“商业利益”为前提,才能说设计好坏的问题。
那什么是商业的利益?商业说大白话,就是做买卖,这就存在买卖双方。
设计师(公司)与客户就是买卖双方,二者间的关系,其实是“合作伙伴”。因为双方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把案子做好。通过把案子做好,客户获得他想要的效果,设计公司获得该有的利润。这就是为什么说是合作伙伴。
很多设计师在心态上,把自己与客户变成“争夺利益的双方”:我要卖得高一点,你要买得便宜一点。这就变成了博弈关系,这其实是没想明白一个最简单的事实:设计费利润的产生,是基于把该做的案子做好。
那既然是合作伙伴关系,就要谈到对设计师来说,第一个重要的东西:“同理心”!这是做这行必须有的一个基本心态。
比如一个空间设计师,必须用同理心把自己代入业主的角色:如果这房子是我的,如果我有和业主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我会怎么样使用这个空间,我会怎么结合空间特点来搭配色彩、造型、材质等等一些列元素。
比如一个广告设计师,必须用同理心把自己代入终端消费者的角色:如果是我,我喜欢买有什么特点的产品?我觉得我会为这种产品支付多少钱?再用同理心把自己代入客户这方:我的产品和其他竞品的差异化在哪里?我的差异化可以满足终端消费者的价值需求吗?
任何一类设计,同理心的角色代入,是最基本的核心心态。
我可以这么说,就商业设计而言,与其问“对于设计师来说 什么重要”,不如问“对客户来说什么总要”。
设计师的整个设计成果好坏,取决于两点:设计方向和设计思路。这二者,一个决定了你的设计大方向会不会走偏,一个决定了你朝这个方向走的过程是如何的。方向偏了,你越是注重细节,只不过是让自己偏离目标更远。走的方式不对,那就是劳民伤财,既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也耗费客户的钞票时间精力。
同理心,能让自己找到明确的设计方向,那设计思路又由什么决定呢?
设计思路取决于你的“积累效果”!积累效果包括了积累的量,和积累的品质。
比如你第一次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可能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是积累效果不好,既没有量,更谈不上品质。
而当你从业三五年以后,可能已经可以引导客户说出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是积累效果有量也开始有品质了。
当你从业十几年后,一个陌生客户坐在你面前,你已经不是跟他谈技术层面了,而是在教他,这个问题得从根本上怎么去考虑才对,已经可以从意识层面与他沟通了。这时,你根本不是在营销,而是已经消灭了营销,在自然而然的让客户融入你。这就是积累效果已经质变了,被你提纯了。
那么要怎么达到好的积累效果呢?就是“六多”: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多练习、多总结。看、听、问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思考、练习和总结,是“内化”的过程,就是真正让信息变成刻在自己脑袋里的东西。
但注意一点:六多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空杯心态”,就是清空自己,否则,很快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哦,这个我已经知道了,不用听了。哦,那个我早就懂了,不用看了。
佛家说要“六根清净”,意思是人会很自然的在脑袋里砌一圈围墙,围墙里是已知的,墙外是未知的。在围墙上,有六道门把守着:眼、耳、鼻、舌、身、意。凡是外界未知的要进入,会先被六道门过滤,是自己喜欢的,就放进去,不喜欢的统统被挡在外面。六根清净,就是要推翻围墙,打掉所有门。这样,你就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而是完全开放,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样吸收到的知识,才是最纯正,最本初,最彻底的。
对于看、听、问,我有几个“不要”:
不要只是看自己喜欢的,或者时下流行的。
不要只是简单的问问度娘,买点儿资料,浏览式的看看图片、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看点儿大咖视频啥的。
不要只盯着国内的看,也多找点国外的设计师作品,不是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思路完全不一样的问题。
比如,同样是中式的设计,歪果仁对中式的理解,不像我们从小看到中式就是那样的,他可以很调侃的,可以很叛逆的,可以很中国化的去锤炼他们的作品。就像目前国内卖得最火的中式椅子“Y椅”,就不是中国人设计的,可扛不住辣么多中国人就是喜欢阿。
不要只是坐在计算机面前,傻盯着屏幕。走出去看,走出去听,走出去问。哪怕不出国,只是国内走走,或者是旅游形式的,或者是去参加什么课程学习,结识一些外地设计师,听听他们聊聊观点,看法。
当然了,能出国去看看是最好不过的,不再局限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而是亲身感受一下那种艺术和设计所能带来的冲击力。看图片上的帕特农神庙,就是一座石头房子,但真的站在它面前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为什么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体,能达到希腊雕塑那样的匀称和完美,你才能感受到当年希腊城邦抵御波斯帝国时,那气势恢宏的场景。
可能这么说,不容易体会,我另外打个比方吧,你要学习骑自行车,就算你在网上看了成千上万的图片和视频,等真的骑到车上去的时候,你一定还是很笨拙的样子。
至于思考、练习、总结,这是一个不断良性循环的过程。
好比你想学国画,看了某大师的作品,也琢磨了他是怎么去构图、运笔、用墨的,可如果没有多次的刻意练习,是很难真的体会到笔锋对质感的表达到底是怎样的。
如何精研素材,如何客户沟通,如何使用手法,如何表达情绪……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在思考、练习、总结中不断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有所提高。
好了,当设计师终于入门了,上路了,如何逐步实现自己的案子,从“产品”向 “作品”进化?产品,是为做而做,是流水线式的结果,有形无神。而作品,形神兼备,是有自己的灵魂的。
这就面临对设计师很重要的第三点:学文化!
学文化不是认识几个字,而是培养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气质。
设计,和音乐、诗歌、服装、饮食、宗教……等等一样,都是从文化这棵大树上长出来的果子,是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已。所以,要想果子收成好,必须得关注这棵树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水培洋葱怎样长的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