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羊肚菌如何种植?
生长,菌丝,实体羊肚菌如何种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室外脱袋栽培。选择光照为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15~20cm。整好畦后喷水或轻浇水一次,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5000倍液喷雾消毒。脱袋排菌棒和出菇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菌袋直接接触土壤。注意畦内温度变化,温度需要保持12-22℃之间,保持散射光条件,防止阳光直射。
4、管理措施: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5%。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南方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6℃的低温条件,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北方日光温室如果相对湿度低,应该浇水,提高空气湿度。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不好意思,这个是真的不懂。希望有更专业的人员为我们解答问题,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羊肚菌生长特性 羊肚菌丝体在多种真菌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菌丝生长期间,4月及5月上旬平均温度分别为10~11℃及13~14℃,而子实体发生盛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平均温度12℃。子实体生长时,森林内空气相对湿度约80%,土壤含水量一般为40~50%。羊肚菌生长的适宜PH略高于一般真菌。土壤的酸碱度(PH)7~7.9。 培育技术人工栽培一般采取菌土接种和子实体接种两种方式。 菌土接种:在4月下旬至5月上冰冻羊肚菌旬,在羊肚菌生长良好的地块上挖取10cm见方、厚约7cm的土块,移植到与取土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进入梅雨季节去掉覆盖物。 子实体接种:取子实体切成4片,埋入理想的地段。移植时子囊盘向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露出地面。上盖少许叶,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实体接种以秋季易成活。 二、生物学环境 1.温度、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4.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大鹏里种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羊肚菌对于种植环境内的土壤要求非常高,建议使用肥沃疏松的偏碱性黑土栽植。生长环境内的温度在20℃为好,湿度在70%左右。避免翻耕翻土影响羊肚菌生长,并且随长随采,及时收成。
上一篇:这个图是啥意思?求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