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血栓是怎样形成的?
血栓,血管,血小板血栓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微循环血栓形成
栓塞:多见于动脉血栓。
凝血活性增高:细菌性内毒素、病毒、溶血、坏死组织、肿瘤细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的征兆
1、血压出现异常: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飙升,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血栓的前兆;血压降到80/50mmHg以下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
2.经常打哈欠:在休息正常的情况下,有80%的缺血性脑血栓患者在发病一个星期左右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症状。
3.突然头晕/头痛:经常感觉头晕,可能休息一段时间就会恢复,但眩晕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比较常见的症状,特别是早上刚起床的时候最容易头晕,或者是洗澡过后。如果发现自己一至两天内有发生五次以上的头晕,那么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4.走路不正常:走路摇摇晃晃,腿脚无力是偏袒中风的先兆之一,如果中老年人突然走路摇摇晃晃,要引起重视,是脑血栓发作的信号。
如何预防血栓
1、多吃粗粮。比如蔬菜、海藻、豆类、全麦面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类食物能降低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吸收,建议每日摄入。
2、少吃油腻的食物。减少肉、蛋、油炸食物等高脂肪摄取量,因为降低胆固醇、中性脂肪可以避免血栓的形成。
3、多喝茶,少喝酒。因为喝茶降低血小板的凝聚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因此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喝酒要控制量,可以少量饮用红酒,因为适量的红酒可降低血小板凝聚力。4、常用热水泡澡或泡脚。每周泡数次热水澡,水温能加速血液活动,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冬天也可以多泡脚,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5、慎重服药。有些患者因为病情需要而长时间服用抗凝的药物,这类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哪些食物可以预防血栓?
1、玉米
在玉米当中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比例含量甚至占据百分之六十以上,可以促进人体脂肪跟胆固醇代谢,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当中的沉积,也可以达到软化血管的效果。
2、西红柿
含有维生素芦丁,可以帮助提高机体氧化能力,也可以将身体内的自由基以及其他垃圾消除干净,在保护血管弹性的情况下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3、苹果
苹果当中含有多糖果酸跟类黄酮,此外还含有钾元素跟丰富的维生素C跟维生素E,可以将堆积在身体内的脂肪分解掉,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效果。
4、海带
在海带当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跟昆布素,这种物质不仅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还可以降低血液当中胆固醇的含量,而且还可以抑制粥样硬化。
5、茶叶
在茶叶当中含有茶多酚,这种物质可以帮助提高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在降低血脂含量的同时还可以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帮助增强红细胞的弹性,更加能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而且经常喝茶还可以软化动脉血管。特别是绿茶。
6、洋葱
洋葱当中含有一种前列腺素A,这种物质有很强的血管扩张作用,在舒张血管的时候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度减少血管的压力,而且在洋葱当中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可以降低血脂含量,也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血栓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还会发生血栓呢?
其实跟人体的血管状态和血液状态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在血管内膜破损的时候,人体内的凝血系统就会被激活,大量的凝血因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就会聚集在血管内形成血栓,或者是在血液流速慢或产生涡流的时候,血管内就很容易形成血栓。
就像河流在入海口的时候流速变慢,在有涡流的地方就很容易导致泥沙沉积,形成一个小岛。
血流漩涡易形成血栓的道理也与之雷同,所以说我们体内的血栓的源头还是血液。
了解更多关于介入治疗的知识,关注【臭氧介入专家何晓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血栓是血流在血管内构成的小块,俗称血块。血栓能够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一旦分解不顺利造成栓塞都会给身体带来严峻的损害。比方脑血栓构成脑梗死,肺血栓引起肺衰竭,血栓在心脏引起心肌梗死等,都会危及到生命。
血栓的原因
内分泌因素:
抗凝物质缺乏包括:抗凝血酶Ⅲ缺乏,一场抗凝血酶Ⅲ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肝素辅助因子Ⅱ缺乏。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原因:纤溶酶原缺乏,纤溶激活物质缺乏,纤溶抑制物增多,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物理因素:
血流淤滞:妊娠,肥胖,创伤,外科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卧床过久。栓塞:多见于动脉血栓。
疾病因素:
凝血亢进: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血管壁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血液粘稠度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浆细胞病,烧伤。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其他因素:
口服避孕药,溶血危象。凝血活性增高原因:细菌性内毒素,病毒,溶血,坏死组织,肿瘤细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静脉血栓形成
血流淤滞:妊娠、肥胖、创伤、外科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卧床过久。
凝血亢进: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
其他:口服避孕药、溶血危象。
动脉血栓形成
血管壁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
血液黏度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浆细胞病、烧伤。
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微循环血栓形成
栓塞:多见于动脉血栓。
凝血活性增高:细菌性内毒素、病毒、溶血、坏死组织、肿瘤细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上一篇:胃肠道紊乱,如何简单有效调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