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实中断供的人多不多?为什么?
的人,银行,房贷现实中断供的人多不多?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位好,我是重庆玖哥,本人在重庆有十年的房地产销售工作经验,很高兴为各位朋友们答疑解惑。
根据我的了解,现实中买房按揭断供的人并不多。我经常接触到法院拍卖的各种房产,重庆每个月新增拍卖的房产,不会超过70套,这重庆,还包括各个区县。这么大的直辖市,就70套左右的拍卖房,真的不是很多。
你可以关注一下淘宝和京东上面的拍卖,这是重庆最主要的两大拍卖网站,你自己可以统计,每个月重庆有多少房产在拍卖。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线下拍卖,线下每个月也就20到30套房,不是很多。
银行断供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做生意失败了,按揭断供后被银行起诉;一种情况是投资人按揭太多,无力偿还按揭断供。
这两种情况,分别来分析一下。
做生意失败断供
这一种情况是最多的,生意场上,有时生意顺利,有钱就买房。有时生意不好做,就有可能断供。
做生意很不顺利的时候,生意场上也需要钱,而按揭这里每个月也需要钱,总以为经过自己的努力,生意可以起死回生,生意好了,就可以还月供。但生意彻底的失败,那银行的按揭就无力偿还,断供就是必然的。
一旦按揭断供,银行就有可能起诉你,强制拍卖按揭购买的这套房。你可以看看淘宝上拍卖的房产,一般拍卖的房产都有裁决书,上面记录了这套房的拍卖原因,大多数是银行的借款纠纷被银行起诉,被强制拍卖。
投资人断供
投资人按揭太多了,无力偿还银行的按揭贷款而断供。
我遇到二个深圳人在重庆投资,遇到一个上海人在重庆投资,在2017年年中,重庆房价涨了一波后在重庆购买了多套住宅,最后导致断供被银行起诉。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按揭的贷款太多。本来重庆是不允许“三无”人员按揭贷款,但这三个人购买的若干套房,都做了按揭,重庆的几套房每个月的月供,在4万左右,按揭还了7个月后,就断供了。
投资人断供,据我的了解,还是比较少,遇到这三个人,也是极少数。大多数买房投资的,都是工薪阶层,在购房的时候,都计算了月供多少,是否影响生活品质,是否有偿还能力。有偿还能力,就购买,没有偿还能力,还是要放弃。
另外,很多人在意识到即将断供的时候,就会出售手中的房产,以避免断供带来的后果。
一般的按揭贷款购房的人,手上都要预留1年到2年的月供,如果意识到危机,并且有可能无力解决的时候,就会把持有的房产便宜出售,以降低损失。二手房中的笋盘大多数就是这么来的。
从以上分析来看
,生活中断供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在断供前就处理了,大多不会出现被银行起诉强制拍卖的问题。
当然,这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对这个问题在下面留言,发表你们的观点和意见,相互交流和学习;也可以点击关注我的账号,方便以后交流这类似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朋友做不良资产清理的,你如果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很多很多。他从银行买的包里,很多优质房产都有断供的。学区房,200多万的房子就差最后7-8万还清,就是没钱,然后房子银行收回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贷养房,在这样下去,会导致其它购买力持续下降,本身中华民族有一个优秀的习惯是懂得存储,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攒了一辈子钱不够一个叫首付的名词给拿走了,让一大部分老人感觉什么是两手空空,让房贷改变了五千年的文明,让年轻人背债前行。房产不倒,万业不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应该不多,但肯定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嘛!
现在的中国人钱多了,也比较理性了。
不是原来的无脑往前冲。谢谢[祈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太多,但也不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断供的应该比例非常低,我国购房首付比例一般高于30%,而且贷款年限20-30年的居多,银行要求个人月收入必须是月还贷款的两倍以上,而且中国人买房一般还是偏保守,在整个市场趋稳的情况下,断供可能性比较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