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选择对孩子你认为最好的陪伴?
孩子,高质量,父母如何选择对孩子你认为最好的陪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感到痛惜的同时,我的感受就是这四个孩子太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了。四个孩子选择了死亡,又让我想到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的话:“无回应之地即死亡”。四位孩子之所以选择死亡,就是家里没有父母回应他们,他们生活一个无回应之地即绝境之中。因此,不要说高质量的陪伴,即使低质量的陪伴,对他们而言都是奢侈的愿望。
可见,缺少陪伴,会让孩子缺少爱和自我价值感,最终走向自我毁灭。因此,现在的教育专家都在呼吁父母一定要给孩子陪伴。
同时,现在每个人工作压力都很大,工作时间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因此,提高陪伴效率就必须提到日程上来了。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重视陪伴孩子的质量,而不能简单的用陪伴时间来衡量。简单的说,高质量的陪伴就是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够“回应”孩子,并与孩子互动沟通。
怎样高质量陪伴孩子?
第一,用心对待孩子的要求。
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要求采取敷衍的态度,孩子说话时,父母哼哈对付,或者根本没听孩子在说啥,就点头应付。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家长自以为的小聪明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时间久了,孩子就关闭了心门,家长就难以走进孩子心里。
第二,放下手机专心陪伴。
有些父母陪伴孩子时是这样的场景:父母玩手机,孩子自己玩游戏。这不是高质量的陪伴,这只是父母与孩子身处一地的各自为战,而没有互动,这不是陪伴,更不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要求家长放下自己手中的事物,与孩子有互动。因此,家长要放下手机,真正投入到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第三,对孩子的要求有回应。
例如,一个宝宝哭了,实际上,这是宝宝在寻求帮助,可能是物质方面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此时,父母就应该抱起宝宝给予他心理的安全感,或者看看孩子是否拉尿,是否饥饿,帮助孩子解决现实的问题。只有宝宝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才会停止哭闹。如果父母一直不理宝宝,宝宝就会觉得没有人关爱他,宝宝就会不再以任何方式搭理父母,因为他觉得哭闹也没有用,不如选择屏蔽父母,这样的宝宝长大后容易冷漠。
第四,安排一个亲子时间。
父母和孩子可以在晚上安排一段专属的亲子时光。例如,孩子晚睡前的读书,或者晚睡前的洗澡,都会让孩子感到快乐。
记得孩子小时候,我经常与孩子表演情景剧。每天晚上,孩子就期待着那个美好的时光,穿好公主裙,进入角色,孩子一遍又一遍的表演。
第五,创意陪伴。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或者经常出差,这就需要家长多想办法高质量陪伴孩子。
例如,一个妈妈很忙,但是她坚持每天给孩子写便条,每次孩子看到妈妈亲笔字时,都会想象着妈妈此刻正在做什么。这何尝不是一种陪伴与教育呢?
例如,有的父母长期出差,就选择每天的电话陪伴。特别是现在通讯这样方便快捷,每天的微信视频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家长采取与孩子做游戏等方法进行高质量的陪伴。
看到这个题目,我也整理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反思自己的不足,很感谢尚可网,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行为,警戒自己在今后的陪伴中争取做得更好。
助您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我,孩子成长更顺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回答“如何给孩子高质量陪伴”之前,我们看一则小故事,体会一下“陪伴”对于孩子成长尤其是心理成长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一位年轻的妈妈开着豪车送女儿到贵族小学学习(住宿)。妈妈对女儿说,“妈妈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女儿说不恨。接着女儿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是最基础也是影响最深远的,而“陪伴”是最直接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健康成长催化剂,更是作为父母的一门必修课,但是有的家庭中“亲子陪伴”等同于“和小孩子一起玩儿”,在所有的社会事务中价值排序是位列倒数几位的。忽视亲子陪伴不仅也造就了诸多不合格的父母,而且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也成为以“社会——家庭——学校”为核心的“教育合力”中不给力甚至起反向作用的因素。
亲子陪伴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最新一期《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家长对“教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很高,而“陪伴”是这两项中占比数值非常高的因素。(如下图所示)“身心健康”和“教育”分别占到85.6%和68.8%的比重,而“兴趣发展”以66%的比重紧随其后。
但是在遇到最常见的“两难选择题”——“工作”和“陪伴”时,因为生活压力(或生存压力)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能主动放下工作陪伴孩子的平均比例不到1/4.即使生活压力比较小的高收入家庭也未达到30%。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家长的陪伴质量总体并不高,很多家长利用陪孩子的时间做其他与“陪伴”无关的事,在心理上认为只要在孩子身边和视线范围内就是“陪伴”。如下图所示,玩手机(看朋友圈、社交媒体、打电话、网络聊天)、处理工作事务等与“陪伴”完全无关的事情的比例占到1/6-1/3,而做家务占了几乎一半。
在亲子活动中,和孩子一起读书、去博物馆和图书馆、体育运动以及谈心等“高质量”活动占得比例偏小,说明陪伴的总体质量还有待于提升。
如何开展高质量陪伴?
建议参照“四要”和“四不要”的原则
一、高质量陪伴的“四要”
(一)要将陪伴作为一门学问和门艺术
亲子关系不仅仅是“小孩儿”的事,“陪伴”也不仅仅是“哄小孩子玩儿”,实质上高质量的陪伴无论在心理成长、性格养成和素养“灌浆”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所做的“猕猴亲子实验”生动地诠释陪伴在成长中对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哈洛把刚出生的小猕猴放到一个有两个“代理母亲”的笼子里:一个用钢丝做成,为猕猴提供奶水,另一个用柔软的绒布做成,没有乳汁,却可以为小猴提供温暖与怀抱。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实验中幼猴大部分时间和“绒布妈妈”一起度过,当没有“绒布妈妈”陪伴时,他会恐慌地缩成一团,却没有去“金属妈妈”那里寻求慰藉。后来,这些猕猴成年后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残忍地虐待幼子或直接咬死。
上一篇:米兰壁纸是墙布十大品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