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买保险存在哪些误区?特别是90后?
误区,买保险,买了买保险存在哪些误区?特别是90后?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意外和疾病是不会管你年轻还是年老,富贵或是贫穷,总是那么突然出现,要不然,医院里的病人也不会经常说到这样一句话:早知道会这样,我再怎么穷也要买点保险啊!因此,年轻才更要及早买保险,以应对鬼神难测的风险。好处就是,第一、保费便宜,交费压力小;第二、身体健康,容易通过核保。
误区二、大人无所谓,孩子一定要给他买
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一个观念:孩子是最重要的,因此所有的好东西都应该留给孩子。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保险大人可以不买,但是孩子一定要买,因为这是为了孩子好。怎么说呢,爱孩子没错,但是爱错了方向。要想真正的爱孩子,首先得保住大人,因为大人才可以为孩子撑起那一片蓝天。
一个家庭,大人没有买保险,却给孩子买了一堆理财险,美其名曰给孩子留下财富。从保障角度来说,这样的家庭跟没有买保险一样。结果大人得了大病,家底很快被医院掏空,因为无力给孩子续保,只好去保险公司退保。因为这样错误的观念导致的悲剧不在少数,我几乎每年都能看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给大人购买足额的保障性险种,再来为孩子购买,依然是以保障性险种为主,如果全家的保障性险种都基本足额,那么有余钱的话,就可以考虑购买理财型的年金险了。请记住:先给赚钱的人买,再给花钱的人买!
误区三、便宜的保险就是性价比高的好保险
性价比跟表面的价格是没有关系的,并非越便宜就是性价比越高。所谓的保险性价比取决于保险的预定利率。银保监会怕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所以对各家公司的保险预定利率设定了上限,各家公司设计险种的时候,只能低于或等于规定的预定利率,不能高于预定利率。因此,买保险的时候,您只需要对比各个险种的预定利率就好了。
通常预定利率越高,对客户来说,保险的性价比就越高。为了吸引客户购买,保险公司喜欢把预定利率提高,但是这样就会增加保险公司利差损的风险,也就是保险公司容易亏本,从而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预定利率太低,倒是不容易亏本了,但往往又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各家公司的精算师往往大费周章,设计的条款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无论多难理解的条款,只要对比一下预定利率,就知道性价比如何了!
误区四、消费型的附加保险买了划不来,没有赔就白白的扔了
很多客户买主险很果断,但是买附加险的时候,听说是消费型的,就显得非常犹豫,很多人会直接拒绝购买。更不用说去买消费型的意外险了。其实这真的是大错特错,保险的保障性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重疾和意外导致的死亡及高残,更多时候是普通疾病和意外造成的伤害。
保险公司每年的赔款额度超过60%+是从各类附加险和卡式意外险上赔付出去的。真正重疾和意外造成的死亡及高残赔付大概只占到40%以内。因此千万不要认为购买附加险或者消费型险种划不来,这类险种恰好是针对最为广泛的风险而设计的。
误区五、买健康险、意外险不吉利,要买就买理财险吧
现在有这样认知的人已经少了很多,但是依然存在。他们很忌讳谈及生老病死残等话题,仿佛鸵鸟躲避沙暴一样——把脑袋扎到沙子里,看不见沙暴就认为沙暴不存在了。
科学的方法,是采取正确面对的姿态,通过科学合理的保障配置,把这些问题给解决掉。保险姓保,正确的购买顺序应该是先购买保障类险种,再来购买理财类险种。
其实,购买保险常见的误区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我是野猪,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误区就是可能对保险责任不清楚,从我理赔过的案子来说,从听到过的案子来看,有个客户买了个两全保险,代理人告诉客户这个险种但凡住院都可以报销,等真的出险了,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都不与受理,所以误区就是对保险责任不明了。好在现在的90后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保险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但不可否认,很多年轻人还是赚的钱不是很多,想买保险不想花钱,干脆加入支付宝相互宝、水滴互助吧,但是我想在这里用代办案子会用一句,相互宝不是保险,哪怕因为某些原因不合理拒赔了,银保监会也不与受理,保险会给的理由就是相互宝不是保险。就这个误区,个人建议年轻人收入不高时百万医疗、住院保是非常有必要的,投保之前请一定看好健康告知、除外责任。具体我会在我的好赔代办案例中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买保险前,别把个体当孤家寡人来看,多想想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按“家庭”为单位,去做风险管理
2、不懂的时候,别什么都想买,好像不要钱一样大采购。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去买。保险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3、懂一点的时候,别觉得自己是半个保险通(特别是看了几篇大咖大V什么的文章或看了某音),开始孤独求败,追求极致,到处搜刮“武林秘籍”
4、别听了广告,脑子一热,手抖下单。广告不一定保证疗效。停售、秒杀、限购等一去不复返,首家、独家。。。每个季度都会有那么几次,比大姨妈来得还特勤快。
5、别图省事,来个全家桶的傻瓜式套餐,看着很多,其实是吃不饱,还多花钱,关键是还不一定好吃。钱要花在刀刃上
6、别操心太多,一些监管干的事,老百姓就别掺和。你是买份保险,不是为了监督银保监干活。。。。。你想管还管不了呢
7、别轻易说我在等等看,现在你能买保险,不是证明你有钱,而是说明你还有资格买、这个资格每天都在不确定中度过。有资格-没资格-有资格-没资格。。。。就是不知道哪天你想买了,停在哪个上面
8:不要迷恋牌子,否则将会为品牌效益买单
9:这是适合所有人~不仅局限于90后
上一篇:房子如果禁止预售,现房买卖是不是就不会有价格或质量维权发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