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不是,境界如何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说的是人一生中的3个阶段,但我简单的用职场的3个发展阶段来解读一下。
刚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我们被告知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于是我们将公司的条条框框记得清清楚楚,并以此为戒,不让自己犯错。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发现公司有些人可以无视你牢记并遵守的那些规章制度,你开始觉得迷茫,想知道自己是要遵守规章制度还是和那些人一样无视规章制度?你开始被公司的一些东西影响和同化,所以感觉到迷茫和无措,有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错觉。
再后来,你在公司时间久了,早已摸透公司的一些隐藏规则,也终于找到了自己在公司中的明确定位,由此出发,你就发现眼前的障碍似乎都不见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地方依旧山是山,水是水。
将公司换成人生,就是人生的三重境界了。所以人这一辈子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破除迷惘,明明白白的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
这话听着高深,实际上它要说的事情和道理我们稍有生活阅历的都经历过,只不过我们没有有意识的把这种认识上升到思想和境界的高度,也没能力如题目中这样好的文采来表达出来,下面我简单谈下我对这三句话的看法。
首先,这是一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比如我们初接触一个东西,或听别人说某件事感觉很简单。好比我们认为走路很简单,走路就是走路谁不会?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看山是山。但我们看当兵的走路,走出来就是好看,或者说经过形体训练的人走路就是会更有气质。当我们认识到走路也是有学问和技术的这一点时,我们就初步进入看山不是山的第二阶段了。但我们大多会认为做好这个事情很简单,只有自己真正去做时才意识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时候我们才算进入第二境界,会认识到原来走路也是大学问,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随着继续深入,我们经过军训或形体训练,会有意识的按其要求和动作要领去走路,然后我们能自觉的体会到如何更好的把握走路动作要领领悟其精髓,直到最后我们已经把其当作日常习惯,这时候如果再让我们象最初一样走路反而不可能了。这时候我们不再有军步或形体训练步和日常走路的差别,我们意识到走路还是走路,这时候就是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的境界。但这时候山虽然还是山,却已经和开始的山不同了。
境界和体悟,感知这种事,是很难说的清楚的,绝大部分人没有那种经历是难以体会的,知识、方法可以学,但境界感悟只能靠自己。
其次,这句话也有很深的哲学和科学道理。在此先引用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家、数学家、易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诗来说明问题:
《观易吟》
宋——邵雍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传只在人。
这首诗是写了邵雍是如何看待世界万物的。邵雍也是易学大家,他的很多诗都会引用易卦。这儿重点讲前两句: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这里的乾坤即是易卦也可理解为另有新天地,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常常借某一物某一象来说它物它事或它理,如下图中的松、鹤、鹿,他们都有着本象以外的意义。
而且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万物皆有灵,万物互联。可以说物有物外之身,或说物外之灵。身又有身外“化身”,或身外之灵。当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事物都另有一“身”,我们的思维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所以诗中说:一身还有一乾坤。 同时古人认为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面,更不能只看表面,这些其实也可以说看山是山和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
实际上从科学角度看,自然万物互通、互联,宏观的东西包含着微观,微观的东西也包含有宏观的基因信息,所以一叶可知秋,一细胞可复原整体,可以说完整认识一个事物是多方面的。从本质上说山也绝不仅仅是山,我们需要进入山不是山的深度,最后再回归山是山的本体,这才是一个完整过程,也是一个完整人生应该经历和体悟到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认识永远是有限的,用这句话做勉,欢迎大家在传统文化和易学文化方面多多和我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婴幼儿看山似山,看水是水。长大成人后,有的人成为智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考者;有的成为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渔樵者;有的成为‘巴山夜雨涨秋池’寄相思的诗人;有的成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隐世禅修者;有的成为泼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书、画多维达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的是眼中景,道出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春山多盛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玫瑰][玫瑰][玫瑰][微风][微风][微风]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现实景和意中景的结合,是写实景、烂熳景、和对未来憧憬的和谐融合。恰如: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看的不是山水,看的满眼都是思念离恨。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大道至简,天人合一。做个真人就这么简单。人象花草自然生长,象山水一样无论静态动态皆大善大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怎么看都还是庐山,只是取景角度,高度、格局、才情、心境、智慧不一样罢了。百姓的道理最简单,大美庐山。
有的人把简单的人生复杂化了,成了诗人、画家、思想者;有的人把复杂的生活简单化,成为渔樵之人;有的遁世做了隐人,过着梅妻鹤子,散淡闲适飘忽悠悠的真人。
上一篇:怎么样才是渣女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