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不是,境界如何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思是先是简单的认识,再是经过深入思考的综合性的认识,最后是成熟了的正确认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说的是三重境界,类似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第一重境界,我们看到的是事物的表象。比如我们去旅游,看到风景,不免赞叹“好漂亮”,“好美”,何以漂亮,何以美,却并不知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第二重境界,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比如我们看一幅风景画,在赞叹“漂亮”之余,还知道因为色调统一,构图平衡,虚实得当,等等,所以画面和谐,赏心悦目,此时,看到的就是表象之后经过分析的东西。经过前两个阶段,再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第三重境界。此时已经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所谓“天地与我为一”“物我两忘”。比如看到美女帅哥,一开始不免艳羡,惊为天人,恨不得将美女娶回家一亲芳泽,恨不得嫁给帅哥,卿卿我我,这是第一种境界;随着进一步接触,发现美女帅哥终究也是人,也有各种优缺点,各种需要,没那么好,难免有些失望,甚至生出许多麻烦,这是第二种境界;待到你可以平常心看待美女帅哥的优缺点,爱不生嫁娶心,厌不生分别心时,第三种境界就到了。换句话说,当你觉得他或她的灵魂,他或她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也是一种美丽时,当你对对方是一种欣赏而不没有得到的欲望时,你就到了第三重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的了解一词,是不是改为理解好?你这个问题有点深奥。你恐怕不止五十了吧。这问题很难说清。我用另一个事实说明,您看如何?有人说,我们学习要把一本厚书变成一本薄薄的书,然后让它变成比原来还厚的一本书。
我们把所学的知识升华成理论,要经过学习学习再学习,认识认识再认识,最后总结一套理论,以后还要拿着这理论去实践中重复着原来的步骤,从而再修订理论。
这样说,不知你能否听得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对外界与自身的认知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三句话初看像一个轮回,实质也是一个轮回。道生一,一生二元分别,合二为一,则归回来处。
生命初生,与万物混然一体,山水没有任何“变形”。
人世历练,分别心渐显,山水被附加…,心智造作,潜意识染作等等
临别红尘,万有与“我”无关。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量避免像玄学的哲学。即使这句话说得有点儿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真语,实语。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看山仍是山,看山仍是水:如语,不诳语,不异语。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泡影如露亦如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作‘如’‘是’观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上一篇:怎么样才是渣女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