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从《水浒传》看当时中国人的人性?
梁山,人性,水浒传怎样从《水浒传》看当时中国人的人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性,是讲究忠孝的,这是人们当时的最重要的价值观。“忠”字讲究的是对朝廷要忠诚,对长辈长兄也要讲究忠孝。不要看梁山好汉的反叛行为,骨头里面还是忠孝,对朋友义气。这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时候的人可谓千人百样,有嫉恶如仇的,有豪气冲天的,有舍生取义的,也有鼠目寸光的小人,背后伤人的伪君子,口蜜腹剑的大奸臣,可以说,集齐了各种各样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官:自私自利,为虎作伥,狼狈为奸,民不聊生
君:贪得无厌,好逸恶劳,好吃懒做,贼喊捉贼
吏:知法犯法,瞒天过海,见财起意,头脑简单
民:老实巴交,力不从心,随波逐流,懦弱无能
义:意气用事,拉帮结派,鼠目寸光 ,两面三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看人性?把一群占山为王的人当做英雄崇拜,这是人性进步还是倒退?梁山上有多少是真正的英雄豪杰…除了卢俊义关胜林冲还有吗?大多都是有前科有人名案的人吧!这种歌颂土匪强盗的书居然成四大名著…反正我是不会赞成和支持这样的做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初中读过,简体字版。现在差不多快忘没了,跟三国演义比,我喜欢三国演义。
水浒传一言难尽,不能以法伸张正义。所以也倒置挺而走险,这种类似于案件的写法,我有点怀凝作者有法家的身份。
再说结构
前言描述开局,结尾以核心人物的思想价值观的走向而未落。
有势力却愚忠,不以革新为目标。不治根本,[吃瓜群众][吃瓜群众]也许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所致。没有达到民不聊生的地步,才导致这种情况吧!
也描述当时社会背景,权力,官商勾结,奸臣当道……等。法制制度空前之弱,[灵光一闪][灵光一闪]勾心斗角,这好像岳飞这故事有些类似的地方。只不过比岳飞这故事相对复杂,但岳飞这故事侧重点不同。毕竟岳飞兵力和名望,你认为皇帝不担忧吗?当然也有奸臣的一部分原因。
人心难测,[周冬雨的凝视][周冬雨的凝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是中国4大名著之一,如果要想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人文性格特点,水浒传绝对是不二之选。
以前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善良的民族,然而看完水浒传,我的这种观念彻底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本就没有善良俩个字。
而我们经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句话也是错误的!
古人的信仰就是儒学,在维护道德儒学方面不比西方基督教差,如果你在古代是一个有仁义和孝心的人,那么别人会很尊敬你,古人也讲究礼貌 ,倘若你在路上借宿别人家,他们会很热情的招待你。
但是如果说你是一个国家叛徒,乱臣贼子,那么你将会变的人人得而诛之,你走在大街上随时有人上来把你头砍了!甚至连你一家老小都不放过。袁崇焕凌迟处死的时候,北京市民就抢着买他的肉生吃。这说明古代中国的道德和法律一样重
古人讲究 忠 孝 仁 义 武 智 信 礼 节……到唐朝以后中国人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的是一个道德的维护者的角色,对于不公正的事情和国家敢于拔剑问不平,替天行道,到了清朝以后汉人的自信心下降,道德的尺度内敛放宽,整个国民性的麻木,出现了好死不如赖活者等迂腐思想,直到南京大屠杀才打醒了中国人。
然而可惜的是中国人到现在还是没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上一篇:面对五花八门的棉种我们怎样才能挑到一个好的棉花种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