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真的吗?我若是天天读论语,会不会知识上有进步呢?
论语,太祖,儒家“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真的吗?我若是天天读论语,会不会知识上有进步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真的吗?我若是天天读论语,会不会知识上有进步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真的吗?
这句话可以肯定百分百是假滴!只有精通《荀子》才能治天下!如果通读整部《论语》,并能准确领会《论语》的核心思想,绝对会否决这个谎言;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是孔门弟子收集整理孔子言行编纂的一部孔夫子言论集,核心思想是《论语》末篇提出的“知礼、知言、知命”,这是对孔夫子言行的归纳总结,也是儒家修身立命的最高准则:
首先“不知礼,无以立也”,如果一个人不遵循基本的社会礼仪制度,对待上下级不能“彬彬有礼”,则无异于盲流难容于社会,怎么有前途?
其二、“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社会法则要求个人“言而有信”,但历史上“指鹿为马、白马非马”的言论层出不穷,因此只有分析准确判断他人的言行,才能揣度其内心世界的真实意图,只有明白“言而无信、口是心非”的话中话,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其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知命”即要求学者清楚自己的能力、境界及机遇,应该是受老子道家思想影响,只有明白自己的“命”才能安身立命,一个人不能做匪夷所思痴心妄想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综上所述,宋代赵普提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可能仅仅在学习“知言”,即通过“察言观色”来揣度君王、下属的内心思想来行事,而不是来治国,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三思而后行”孔夫子曰“再思则可,三思则妄”,由于后世文人过度解读《论语》,流于“史,妄”,《论语》最终成为伪君子学习的《葵花宝典》,培养出一大批伪君子,遗祸无穷!
学习《论语》只能增加对个人、社会的认知度,适应所处环境,无法提高现代社会的知识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半部《论语》治天下”,并非真,也并非假,这是有典故来历的,是宋代宰相赵普说的,那是自谦之词,是谦虚中展现的骄傲,怎可以死心眼当真呢?《论语》是儒家经典,是旧时为学为官者必须熟读的。现在人认真学学也极有必要与作用。
赵普是于922年,逝于992年,享年七十岁,是宋太祖,太宗时的宰相,两代重臣,三任宰相,曾与太祖一起谋划了陈桥兵变,成为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助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大宋王朝,帮助宋治理天下,又带献计太祖做成了“杯酒释兵权”,为大宋王朝立国以法治天下奠定了良好基础。
赵普可以熟读半部《论语》就治天下,多少人倒背四书五经也做不到。看人看事,不要只见其表不审其内,只看其侧,不看全面,那是会犯错的。读书更不可死读书,更要灵活运用,学以致用,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可。死读书成书呆子不但无用还害人,要活学活用,领会实质才对。学《论语》如此,学其他也是如此,死读书犯机械教条不但没进步,还会害人不浅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都是丛林法则奉行的教科书,在文明社会,应该放到博物馆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相关专家宋定国教授考证,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产生于元代。因为在元代统治者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此时还将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由于儒生们大多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大舞台,加上戏剧又很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吹捧儒生作用的台词,便得到广大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者的欢迎,并借以自我标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得以广泛散播。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的重要主张是仁义道德,克己复礼(恢复周礼)和以仁治国和以德治国。这种主张对维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是有较大作用的。因而儒学也成为了中国的国学而被历朝历代(元朝除外)所推崇。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结晶。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论语不可能是治国安邦的经典,它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学中的经典著作。其中的一些主张现在还继续发挥着作用。现代社会主张依法治国加上以德治国,两者不可偏颇。面对当今这个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科技高度发达,各种文化交流互渗的新时代,2000多年前的思想主张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大部分人为了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去研习论语,这无疑会增长国学知识,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学者。 总之,论语是经典,学习论语长知识,明事理,通古今,有学问,可修身。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