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崔琰?
的人,也是,宾客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崔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于崔琰之死
一说:
曹操为魏王时,崔琰所推荐的杨训上表称赞曹操功绩,夸述曹操盛德,就有人讥笑杨训虚伪、迎合权势,认为崔琰推介不当。崔琰从杨训那里拿表文来看,便写信给杨训:“读过你的表文了,写得很好!时势啊时势,总会有变化的时候(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人喜欢谴责、呵叱别人,而不寻求情理。但有人诬陷说崔琰此信是傲世不满且怨恨咒骂,曹操便生气说:“谚语说‘生女耳(只不过是生个女儿罢了)’,‘耳’不是个好词,‘会有变的时候’的意思为很不恭顺。”于是崔琰被罚为徒隶,派人监视,但他也不屈服,曹操便下令文:“崔琰虽然受刑,但仍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胡须卷曲,双目直视,好像有怨忿。”于是赐崔琰死。
二说:
《魏略》记载,有人得到崔琰给杨训的信,并用来包裹笼,并拿著笼在街上行走。当时有位与崔琰不和的人,从远处看见用来包裹笼的信纸上有崔琰的名字,便拿走了信,向曹操告发崔琰。曹操认为崔琰心怀不满,于是将崔琰收监,并削去他的头发要他当劳役。那人又向曹操告发说:“崔琰虽为劳役,但他胡须卷曲,双目直视,好像有怨忿。”曹操认同,便想杀死崔琰。曹操便派人去处理崔琰,那官员向崔琰说:“你的事三日后会有消息。”崔琰不明白这是甚么意思,几日后,那官员告诉曹操崔琰未死,曹操愤怒地说:“难道崔琰非要我动刀不可吗!”那官员将此言告知崔琰,崔琰便说:“我真不好,没想到曹公是这样的意思!”然后便自杀。
就这样,崔琰无辜地自杀死了。因为曹操性忌,凡是不可容忍的人如孔融,许攸及娄圭都因为是操老朋友,有不恭敬者被杀,而崔琰是世人痛惜之者,至今为其抱怨。崔琰死后,毛玠十分不愉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崔琰?
原因如下:
一、介入世子之争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任命崔琰为尚书。此时尚未立太子,曹操还在犹豫到底该选谁为魏国的世子,于是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曹操不想公开询问,免得激化曹丕和曹植兄弟之间的矛盾。而大家也都领悟了领导的精神,各自用密折回报曹操。唯独崔琰用奏章的方式公开向曹操回复:“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
曹植,本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如今崔琰公然支持曹丕,在多疑的曹操心里必然起疑心,难道你们是要两家押注吗?
而且曹操以私密的形式询问,可你却公然敞开了来谈。曹操心里肯定认为:“你这是置我的命令如无物吗?公然违抗我的吩咐,今后我还有何威信?”试问一个上司会喜欢一个不听自己话的下属吗?
曹操虽然心里不爽,然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史书记载曹操听了这些话,十分赞赏崔琰的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喟然叹息,调其职为中尉。
曹操在当时提倡节俭,不可过于奢华,更以身作则。崔琰的侄女、曹植的妻子因为不听曹操的命令。有一次看到曹植的妻子崔氏竟然穿着华丽的服饰招摇过市。曹操在高台上远远看到了,随后立刻下令赐死崔氏。从此就可见,曹操对于不遵守自己命令的人是多么无法容忍,也可从中可见曹操多么厌恶崔琰了!
二、士族名声之累
崔琰来自清河崔氏,没错就是后来“五姓七望”中的清河崔氏,在崔琰之前,其家族已经是山东望族了,之后更因崔琰、崔林二人的勋业,使得清河崔氏跻身魏晋顶级门阀之列。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直打压士族,提倡唯才是举,借以削弱东汉以来豪族人物干预选举,垄断仕进门路的能力,使得用人行政的大权集结于他曹操手中。
个人认为,曹操之所以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一半在于强劲的对手,但有一半在于内部的不安定,使得曹操一直疲于清理内部士族的叛乱,耗费了其无数精力。这也使得后来曹丕不走自己父亲的老路,开始亲近士族。
即便是曹操的老对手刘备与孙权也不得不与士族合作,尤其东吴政权,更是依靠江东士族的扶持。到了后期,士族更渗透到插手太子之争,逼得晚年的孙权大开杀戒。
在看崔琰的职位,东曹掾这个官职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却掌握着朝廷官员的考评和举荐,负责官员推荐和升迁,由此可见其权力多大。名声与地位的叠合,即便崔琰多么大公无私与高风亮节,也依然避免不了曹操的猜忌。
三、特立独行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作魏王,杨训上表称赞曹操的功绩,夸述曹操的盛德。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虚伪地迎合权势,认为崔琰荐人不当。
崔琰从杨训那里取来表文的草稿一看,写信给杨训说:“读表文,是事情做得好罢了!时间啊时间,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也一定会发生变化的!”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有人却报告说崔琰这封信是傲世不满怨恨咒骂,曹操发怒说:“谚语说‘不过生了个女儿耳’。‘耳’不是个好词。‘会有变的时候’,意思很不恭顺。”因此罚崔琰为徒隶,派人去看他,然而崔琰言谈表情一点也没有屈服的意思。曹操的令文说:“崔琰虽然受刑,却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胡须卷曲,双目直视,好像有所怨忿。”于是赐令崔琰死。
我们可以从以上看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别说朝堂之上了,竞争更是激烈;崔琰挡住了别人的路,必然为人不喜,那么政敌肯定会抓住机会攻击他,再加上他经常不服从曹操的命令,还曾当面拆曹操的台,使得曹操很没面子。如果曹操还是官渡之前的曹阿瞒,或许会故作姿态以示海纳百川的胸怀。但是如今他已经是魏王了,君不见功劳之大的荀令军不一样先君一步了吗?
崔琰死于他还以为明公还是昔日的明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自己开了个小店,想弄个财务管理系统,成本不高的,有什么推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