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崔琰?
的人,也是,宾客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崔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可以从以上看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别说朝堂之上了,竞争更是激烈;崔琰挡住了别人的路,必然为人不喜,那么政敌肯定会抓住机会攻击他,再加上他经常不服从曹操的命令,还曾当面拆曹操的台,使得曹操很没面子。如果曹操还是官渡之前的曹阿瞒,或许会故作姿态以示海纳百川的胸怀。但是如今他已经是魏王了,君不见功劳之大的荀令军不一样先君一步了吗?
崔琰死于他还以为明公还是昔日的明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手下最厉害,也是贡献最大的军师荀彧之死,让人觉得曹操确实挺阴险的。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曹操杀荀彧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荀彧毕竟想阻止曹操以及他的子孙篡汉,这个对曹操来说是无法妥协的,他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所以不管怎么说荀彧都是必须死的。不过对于曹操手下的另一个谋臣崔琰的死,这个曹操真的无法洗白了,就算是挺操派,也只能用冤案来评论了。
所以千万年来崔琰之死,一直都是曹操屠戮名士的一大罪状。在陈寿等史学家的笔下,曹操就是一个爱猜忌、疑心重的人。除去荀彧不说,他在杀崔琰之前,就曾经干掉过汉末大儒孔融,帮助过自己消灭袁绍的许攸,还有辅佐自己平定马超的娄圭。陈寿在评价此三人之死时说“皆以恃旧不虔见诛”,意思是都和曹操有旧交情,但是都对曹操做了一些不够恭敬的事,结果都被杀了。不过崔琰跟他们还不一样,他也没有对曹操不恭敬,所以在几位大才子中,崔琰被杀是最让人感到冤枉,感到痛心的。
崔琰被杀还得从他的岗位说起。建安十三年,曹操恢复了丞相制度。在下面设立了东曹和西曹两个办事机构,他任命崔琰为东曹掾。这个官职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却掌握着朝廷官员的考评和举荐,相当于我们现在组织部的领导,负责官员推荐和升迁,所以是个非常吃香的岗位。
不过崔琰为人正直清廉,他在这个岗位上做得非常出色,为曹操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还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等潜规则,所以深得曹操信任和敬重。
造成崔琰之死的直接原因是跟曹操称王有关的。当时,有一位叫做杨训的官员,为了表忠心,他上了一道表章称赞曹操的功劳,马屁拍得非常肉麻。曹操当然看了很高兴,但是在别人看来却是一身鸡皮疙瘩。于是很多人在私下议论纷纷,说杨训太不要脸了,顺带也把曾经举荐过杨训的崔琰一起批评了。
于是崔琰写了一封公开信,为杨训辩解,崔琰的原意是讽刺批评者只会谴责呵斥,而不按常理解释,不料有人却报告说崔琰这封信是“傲世怨谤”。曹操听后勃然大怒,将崔琰罚为徒隶,并派人看管。这个徒隶的罪是什么呢?就是把人的胡子和头发全部剃了,可能有人觉得这不是很好的事吗?免费理发多好呀,却不知道这对于古人来就却是一个很大的耻辱。
崔琰无罪被罚,他心里非常不满,因此毫不屈服,更不知道低调,竟然呆在家里天天会客,门庭若市,这就好比是形成了一个小团体,而且还是以崔琰为首的小团体。崔琰是这个小团体的中心,犯了错误还不认罪,这还了得,于是曹操下令赐崔琰自尽,一代名士就此殒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向日葵,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崔琰,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的谋士。后因处怒曹操,下狱自缢,
曹操为什么杀死崔琰有以下几点:
首先,崔琰恃才傲物,不知道以退为进,性格太过刚直,倔强。
三国时的崔琰确实有才华,在文赋造诣上堪称当世第一,自比圣人,但就是性格刚烈,不知道凡事转个弯去做,性格太倔强,爱认死理。(崔琰,剧照)
早在曹操还没有称王的时候,崔琰在和曹操谈话的时候就不是特别尊重曹操,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和曹操一样平,完全没有把主仆关系摆正,经常给曹操说教,对曹操进行面对面的批评,使得曹操很难为情,这时候的曹操已经对崔琰怀恨在心了。
到了曹操称王的时候,崔琰在写一封公开信的时候,公然对曹操进行了批评,使得曹操杀心而起,最后有人劝诫,隐忍下来,命人将崔琰下狱。(崔琰和曹操对话,剧照)
本事这件事情原本会消停,但曹操也干了一件狠事,把崔琰贬位奴隶,还剃了他的胡子和头发。
这下,两个人的关系更加不能缓和,崔琰自比位圣人,对他做的事情,是他一生的耻辱,等到放崔琰回家,崔琰心中不满,及其门客天天对曹操进行抨击,这让曹操听到了,曹操恼羞成怒,责令崔琰自杀。(被崔琰激怒的曹操,下令杀崔琰,剧照)
本身崔琰这个事可大可小,但由于崔琰的性格不知道以退为进,任何时候吃谁的饭说谁的话道理,白白害了自己的性命。
其次,曹操,我们都知道他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也不是一个不能容人的人。
曹操有一句千古名言,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就足以说明曹操的性格,完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自负,目空一切,并且死在曹操性格上的人何止崔琰一人,杨修,许攸,孔融,这些哪一个不是一方的名人,最终都死在曹操的手上。(崔琰知道命休矣,剧照)
崔琰之死,和曹操的性格也是分不开的。
最后,崔琰之死和曹操的政治需求也有关系。
当时曹操挟天子已令诸侯,他要确保朝堂上的人都和自己保持一致,一个和他不是一条心的人,曹操绝不会留下他,这样会给自己留下隐患,董承勾结马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曹操会小心在小心,确保自己的政治团体都是自己的人,自己施行的政策都能有序施行,所以崔琰之死也是曹操在政治上的需求,做给其他臣子看的,作为一个震慑作用。
以上是我对曹操为什么杀崔琰的分析。
最后向日葵总结:吃谁的饭,说谁的话,这是自古恒古不变的政治规矩。
上一篇:自己开了个小店,想弄个财务管理系统,成本不高的,有什么推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