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庸之道”与“和稀泥”有哪些差异?
和稀泥,中庸,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与“和稀泥”有哪些差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本人文化不高,我理解中庸有两面性,第一缺乏创造性,领导性,独立性,冒险性,是一种随大流性。第二是稳定性,长久性,随方就圆性,自保性。见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是调和,和稀泥是搅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之道与和稀泥,是对中庸的误解。解释中庸的书多的几乎可以把《中庸》一书淹没,玄之又玄,皆不得要领。
善与恶,两端,孔子曰的很清楚,隐恶而扬善。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显然,善与恶,“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用其中,不是在善与恶的中间搞折中,而是“择中”,善。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显然,择乎中庸,得一善。不是在善与恶两端之间和稀泥。
问题是,隐恶而扬善,择中善,得一善,谈何容易?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白刃可蹈也,俗话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夠极端的了,怎么会是和稀泥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有原则的情况下就是和稀泥,或者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而有原则的处理事情,就是中和,就是庸常,正确的态度做正确的事,而又不逾越社会道德和法律,一却都是平常,正常,就是最大的中庸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差不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是不逾矩,不过分。和稀泥是模糊是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之道”顾名思义就是凡事恰到好处,以一个平和的状态处之,就如太极之阴阳协调一样,不大失偏颇,没有大过的极端化表现,一种难得的“和谐”之态。而“和稀泥”根本就不负责任的胡作非为,根本谈不上“为”,更别说有为进而谈及“和谐”之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是站中间,和稀泥是随风倒!
上一篇:有些小学老师布置作业为什么不写黑板上?而让学生统一交费购买试卷、测评之类的书本当做作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