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轼如何写出比肩《兰亭序》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苏轼,书法,王羲之苏轼如何写出比肩《兰亭序》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盍归诚佛僧』肯定了苏轼诚心归佛的意愿。是他经历疾病与困苦后自我反省与深刻体悟的决定。焚香、坐禅等参禅活动使苏轼的身心在『乌台诗案』的打击中得以磨炼,压抑的内心获得释放,抚平了他的愤慨,心灵的平静让他树立了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心性觉悟摆脱烦恼而获得解脱。
佛教的般若观让苏轼体悟到了人生的虚幻无常,才会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心无挂碍的态度,能消除世俗事物带来的烦恼。
《六祖坛经》中就说:『无往为本。』禅宗把实现自我觉悟,开发心灵世界,作为人生的主要任务和最大追求。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处;识心见性,即悟大意。』强调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人心的、自我回归,实现自我超越,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佛教的『性空』,铸就了苏轼豪迈洒脱的人格。
苏轼的参禅并不是佛教徒式的吃斋念佛,而是把参禅融入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参禅也成为他在贬谪期间重要的活动。
《黄州寒食帖》禅意审美中的体悟自然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认为诗画都一样要达到天工与清新,即自然的审美观。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自然万物相比,主张心灵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强调『无为』,道出了『随物赋形』对于创作的重要性。艺术上只有达到天工与清新,才能传递出客观事物的个性特征,从而抒发作者的意趣和神情。这也契合了禅宗注重本性与心灵的自由,自由为其根本精神,通过摆脱束缚达到自然与自由的统一。表现在书法上,就是『尚意』书写的不刻意与不修饰。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书。全帖共两首诗,第一首写他到黄州已三个春秋,当年又值寒食节,抒发其内心无限之感慨。第二首写他黄州极其困窘的生活。整幅章法随意起伏,或欹或正,参差错落。全篇格调低沉,前缓后急,渲染了一种萧瑟、灰暗和积愤的氛围。苏轼描写了寒食、清明这样悲凉的节日氛围,加上自己病后初愈,落魄潦倒的悲凉心境,以行书的笔法抒发自己遭遇贬谪后对人生的感慨,是他进取与隐退的矛盾抉择的体现,更是他参悟佛法后的自然感悟。
在《黄州寒食帖》中,苏轼为了强调『病』,把原来的『何殊少年子,病起头已白』改成『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他在『殊』下插入了一个小字『病』,在『子』旁点上几点表示去除,并未故意抹去。没有刻意修饰,保持了作品的自然流畅。
书法作为线条艺术,除去实用功能,其目的在于创造美。审美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从而获得修养的提升。把在生活中所得的形象通过艺术创作转化为艺术形象,这是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
《黄州寒食帖》禅意审美中的『尚意』无法
苏轼《评草书》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心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反对拘泥于古法。
『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事物认知的结果,事物处于不断发展中,因此,『法』并非一成不变。再观《黄州寒食帖》,一反之前书家痩劲为主的风格,以浓墨为主。用笔以侧锋为多,因其笔锋左倾,而被书家指责用笔不合古法。开篇平缓的小字与最后独立的小字相呼应,苏轼书写时笔法与情感的融合让他不再在意章法上的法度,符合禅宗『万法在自心』的观念。
超越来源于本宗,本宗就是法度。在《信道智法说》中,苏轼说:『法而不智。则天下之死法也。道不患不智,患不凝;法不换不立,患不活。以信合道,则道凝;以智先法,则法活。道凝而法活,虽度世可也。』
『无法』并不是胡乱书写,是建立在了熟诸法度的基础上。对于前人的『法』要取长补短地选择有益之处自用。而若要能判断出益处,就离不开对前人书法的学习与积累,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这和禅宗主张的『由渐修到顿悟』的修习方法一致。在平日里要重视渐修,促使各种条件的成熟,为顿悟创造条件。苏轼将感情、学识、实践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书风。
《黄州寒食帖》刚开始字形呈横势,用笔从容。但在有力的折笔下透着他内心的烦躁。从『春江欲户起』开始,字形开始出现欹侧变化,笔势逐渐趋向厚重墨色浓淡相兼、粗细提按对比强烈。『年』『中』『苇』『纸』四字的竖拉得极长,与其扁平丰腴的结体形成虚实、黑白对比。在对立中取得和谐统一,这是禅宗思想方法的体现。苏轼反对『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提出『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追求艺术在风格多样化中协调统一。
《黄州寒食帖》中,『年年欲惜春』的叠字『年』,第二个『年』字则用一个点带过。随着行笔速度的加快,牵丝映带不断增多。笔势的展开,书写不再受束缚,率意挥写,随性涂改,心境都跃然纸上。猛然放大的『哭途穷』三字,无疑是他在情绪上的爆发,是此时矛盾窘迫内心的真实写照。这来源于禅宗的『心性论』,视心为人性的主体承担者,把『尽意』推崇为最高,用『直指本心』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主体。心性论是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中心,是儒家哲学的基础理论。儒家的『性善论』『性恶论』都对中国佛教的『心性论』产生了影响。这让原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更容易接受禅宗思想。
苏轼一边书写一边回首自己政治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人生的迷茫,种种情绪让他无法自已,情感上的迸发引领着书写节奏,书写异常流畅。『病起头已白』从缓至急、忽大忽小,不断变化的字形、错落有致的章法、宽窄不定的行距以及丰富的提按都离不开苏轼当时随着书写由平静而激愤的情绪变化和将笔法融为一体的情感。苏轼利用丰富多变的『线条艺术』记录了他内心的动态情感变化,展现出一种包容万象的气度,通过有限的字形,传达出无限的内涵,使得整幅作品给予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感染力。
《黄州寒食帖》禅意审美中的『尚意』顿悟
苏轼认为书法的审美就体现在『意』上,认为书法是表达个人思想、精神、观念、理想的媒介,强调通过书写抒发内心情感。『尚意』思想来源于禅宗,禅宗认为『人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而所谓『佛』,就是先天本性的显现,以包容万物。《坛经》中说:『一切万法,皆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宗以『自心』为本质,心是世间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条件。苏轼则认为『意』为书法之本质,为品评作品的标准。两者都认为一切皆来源于心灵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佛性』在书法上就体现为『意』的存在。
禅宗讲表象与内心统一,通过禅定调动心灵的能动性到达艺术创作所需的内心情感,强调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相契合。其『不立文字』的主张,并非否定文字的作用,而是认为语言文字这些有形的表达皆不如深入体会能把握诸法实相。因此,苏轼才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再者,六祖慧能认为,内心的『妄念』遮掩了本心而使其得不到显现,撩开『妄念』,外部客观才得以显现,才能从妄念中顿现本性而悟入佛境。黄州是苏轼的劫后重生之地,他在黄州期间的学佛参禅经历让他获得人生和艺术上的顿悟,赋予了他随遇而安的遁世观,也造就了他的文学艺术的高峰。
上一篇:阿森纳1-1狼队,渐远离前四,俱乐部有意用穆里尼奥取代埃梅里,这是最佳方案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