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轼如何写出比肩《兰亭序》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苏轼,书法,王羲之苏轼如何写出比肩《兰亭序》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的寒食贴,在技法能不能比肩兰亭序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本人临摩实践来看,仅寒食贴第一列就让我头大,那种技法实在学不来;但就兰亭序,是个书法爱好者都能临个像模像样。我有时想,这可能是高级技法,让后人不能模仿。
看寒食贴久了,会越看越喜欢!有时看着看着,就进入作者那种情绪,让人不能自拔。这是不可思议的体验,既美妙又失落。人都不傻的,流传千年,若非精品,早已煙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苏轼的书法是被一些人高估了,可能是因为特别喜欢他的才气和性格的原因。苏轼的书法和同时代的米芾尚有一比,和黄庭坚也各有短长,和唐代的几位大书家更是不好比附,怎么能攀比王羲之的《兰亭序》呢。特别是那幅寒食帖,率性自然可称道,但论书艺,我实在看不出特别美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如何写出比肩《兰亭序》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天下十大行书都不是刻意而为的,特别是《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这三帖都是在一定的特殊环境下,创作者有感而发是其真正情感的表达,从而也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巅峰。
图片:苏轼《寒食帖》
古代很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不但在书法艺术上功底深厚,而且在文学、诗词、人生阅历等方面也很擅长和丰富。因此苏轼在创作出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时,是其书法深厚的功底加上其文采以及当时的特殊环境有感而发的一种表露。这一种情形在平时的书法创作当中是不可能而为之的。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一件传世的作品背后一定有其特殊的故事。
图片:颜真卿《祭侄文稿》
《兰亭序》的产生,源自于王羲之在集会上感悟人生而创作出来的一幅佳作,民间有流传,隔日王羲之酒醒之后再一次书写但达不到昨天的那种程度;《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痛失亲人,并对反叛者深恶痛绝的悲愤形情之下心中所想的一种自然表达;而《寒食帖》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在寒食节那天感悟自身人生的起落与现状的悲苦而书写的。
图片:王羲之《兰亭序》
总而言之,像苏轼的这种《寒食帖》书法传世之作,不但对创作者的书法功底深厚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创作者还需要在文学、诗词以及人生阅历丰富等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且还需要在一定特殊的环境下才能够产生。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任是《兰亭序》还是《祭侄文稿》或《寒食贴》也罢,都是古代文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时间空间里情绪表达的一个历史定格,第一还是第三也只是世人的一种说法,然而都是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个人的情绪一时爆棚与喧泄,通过书写者与工具笔、墨点画堆砌浸入而跃然纸上。从字法、笔法、章法、墨法上均有一种超越以往束缚而出新的一种突破,这也正是当今书法所缺少的一种书写者的状态,所以当今更应提倡这种自然书写的表达才能达到出精品之目的!所以只要是在这种环境、空间、人与物高度契合既矛盾而又统一都应是\"神品\",更应摒弃第一第三之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能写出《寒食帖》这样的书法至宝,是其人生经历的蜕变以及思想上参禅缘由的结果。只有经历了众多磨难,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而苏轼在黄州如是。
北宋的时风与家庭氛围使得苏轼对于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苏轼早年于凤翔期间就开始接触佛学思想,他在《王大年哀辞》中就说:『予始未知佛法,君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以自证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书,盖自君发之。』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佛学的喜爱。『乌台诗案』后,入狱和贬谪使他的豪情壮志都随之烟消云散。
苏轼于神宗元丰三年来到黄州,时年四十五岁。他在黄州生活了四年两个月。来到黄州后,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饥寒贫苦的生活,加上亲友的疏远,让他深感愁苦郁闷,于是有了『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的自嘲。禅宗倡导『空淡无我』的处世观,其『自性清净说』就是追求主体恢复内在的本性,来获得主观精神的解脱。为了借助禅理排遣痛苦、释放内心、获得洒脱的人生态度,苏轼正式开始习禅,以佛救心,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遁世的思想也渐渐萌发。他效法陶渊明,躬耕田亩,追求『屏去百事,淡泊自持』的人生趣味。
在黄州,他与安国寺的僧人交往密切。佛教的『性空』观和寺中幽美的环境满足了他精神的需要。沐浴、默坐、自省、会友等活动都是围绕释放心灵进行。在《黄州安国寺记》中,苏轼就记载了他在黄州的活动:
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静,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上一篇:阿森纳1-1狼队,渐远离前四,俱乐部有意用穆里尼奥取代埃梅里,这是最佳方案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