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司马懿夺权时,曹爽手上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不抵抗就投降了?
司马懿,司马,洛阳司马懿夺权时,曹爽手上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不抵抗就投降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把曹爽的身世理顺一下。曹爽的爹爹是曹真,曹真本不姓曹而是姓秦,是曹操的养子。曹丕死前安排了四个顾命大臣,托孤儿子曹叡。曹真在四人中地位最高,职务为中军大将军,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陈群,曹休,最后一位是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可见曹真在朝中地位之高了。曹叡死前,将齐王曹芳托孤给曹爽与司马懿。曹芳是曹叡的养子,来路不大清楚,登上少帝皇位的曹芳只有8岁。司马懿的地位很快上升到与曹爽几乎不相上下,这是曹爽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大坑,因为司马懿的升职都是他帮助首肯的结果。不久,曹爽感觉到了威胁,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的存在,让曹爽如芒在背。在何晏,邓扬,丁谥,李胜等人的建议下,曹爽急忙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去掉了司马懿录尚书事的头衔,夺了实权,架空起来,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被架空的司马懿表面伪装疯瘫在床,却策划阴谋于暗室,网罗死党,借曹爽拥少帝去明帝陵扫墓之机,在京城发动了政变。司马懿故意放出口风,曹爽只要交出权力,曹家父子兄弟及下属官员一律待遇不变,照享荣华富贵。司马懿这一招十分厉害,对曹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既然照样可以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交出权力不干活更省心了。天真的曹爽大概就是这样想的,因此,手里有天子有军队有武器有粮草的曹爽,为贪图眼前的享乐,不顾有人劝他挟天子去许昌以号令天下讨贼的建议,竟然向司马懿交枪投降了。司马懿大权在握后,翻脸无情,杀掉了曹爽三族及几个同党的三族。曹操地下有知,看到后辈如此窝囊无能,不知要被气死几个来回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到司马懿夺权成功,就是说的高平陵之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政治事件,期间有非常重要的博弈过程。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公元239年,司马懿接到紧急诏书,速速回到首都洛阳,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魏明帝曹睿遗诏辅佐年仅八岁少主曹芳。
司马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公元219年,司马懿佐助魏太子曹丕,每次参与谋划,都有奇策,受到曹丕的重用。
公元 220年,曹丕称帝,司马懿更是受到重用,居功至伟,官职一升再生。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曹睿即位后,司马懿封侯,封骠骑大将军,太尉等。在辅政平乱,抗蜀伐蜀,出兵辽东过程中奇谋善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司马懿善于谋断,精于算计。
辅佐曹芳之初,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还好相安无事,后来曹爽欲排挤司马懿,以便专权。公元247年曹爽利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让司马懿升为了太傅,职位高了,待遇好了,权没了。渐渐将司马懿权力架空。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后来司马懿只有装病,不问政事。拿出当年拒绝做曹操幕僚一样的老套路,才能够勉强保命。
公元248年三月,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想要谋危社稷。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派李胜去试探,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所以曹爽等对司马懿未加戒备,放松警惕。而司马懿是在韬光养晦,故做表演,表现得老迈昏聩,久病在床,饭汤都撒了一身,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只等机会给其致命一击,消灭曹爽势力。
而在此时,曹爽可以说已经完全掌控了中央朝廷最高权力。他的手下,也有一大批得力的干将,比如当年的"四聪八达"。他绝对想不到,已经"濒死"状态的司马懿会绝地反击,发动这样一场明目张胆的政变。
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京城洛阳出现权力真空的短暂缝隙,司马懿找准时机,突然发难,发出了致命一击,以私养的三千死士发动政变,占领武库,攻皇城,长驱直入司马门,挟郭太后以号令天下。这是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史称"高平陵事变"。
那么当时曹爽手上掌控最拥有高权利的皇帝,那就拥有了兵权,为什么却投降司马懿了呢?
通过分析史书记载,可以看出“高平陵事变",是一种门阀和宗族之间的博弈,又是对手间博弈,心里的博弈,利益的博弈,气魄的博弈,智谋的博弈。司马一向以稳著称,然而这一次的司马懿,行事非常冒险,实在是一次孤注一掷的豪赌,他赌的,是大将军曹爽不敢跟他正面对抗。
事件发生 时间非常短,只有一夜。第二天一早曹爽就投降了,做出这个决定期间有很多种因素,这事情确是挺复杂。
第一,城内司马懿的运作及士族大臣状况,司马懿带领三千死士政变时,一进入都城就关闭城门控制局势,然后马上上奏太后,要求废掉曹爽兄弟。当时,在洛阳城内,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司马懿列阵,经过曹爽门前,曹爽部将严世登楼,引弩欲射司马懿,孙谦拉着他的胳膊阻止他说:“事情的真相还不可知。三次想要射箭三次被制止,孙谦皆按住严世之肘使之不能射出。”大司农桓范出城去投曹爽,蒋济担心道:“智囊往矣。”司马懿则说:“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司马懿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管领曹爽军营,对他说:“君为周勃矣。”召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统摄曹羲军营。司马懿自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控制局城内局势后司马懿立即兵逼洛水,对曹爽先是威胁“清君侧”把你清掉,城内的家眷老小后小命不保, 又派人三次反复忽悠曹爽,随后又发誓,说回城后一定保证曹爽的人身安全。虽然已经分析了局势,做到了心中有数。但其实此时司马懿也存在很大风险,只是政变这种事本来就是高风险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到万无一失,剩下的事就看老天了
上一篇:和面过程中小苏打放多了如何补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