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初三了,作为家长怎样更好的促进孩子成绩的提高?
孩子,家长,成绩孩子初三了,作为家长怎样更好的促进孩子成绩的提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上初三,家长对孩子教育应注意几点:
1-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弄清孩子的兴趣爱好,长处。
2.及时纠正偏向,鼓励孩子树立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正确思想观念,摒弃小我自私。
3-确立发展方向和目标。找到一位他崇拜的、有巨大成就人物作榜样,找到这位人物的传记,让其天天读,学习他的做法,复制他的行为,一直到大学。
4.经常与他交流总结,谈体会,收获,谈差距,找不足。不断鼓励,共同寻找解决方法,不断前进。
5.有条件,假期让孩子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与崇拜的人交流,听取意见,见证他们的奋斗和拼搏。
这样不断坚持下去,必有成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首先要明确基本原则:1.身心健康跟成绩比起来,一定要记住,身心健康永运是第一位,学习成绩只能排在第二位。2.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勿忘天生我人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3.扬长避短,区别对待。4.保持积极良好的家庭氛围,学会陪伴孩子学习。
二、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如智力水平、学习成绩、年级排名等真实情况。
三、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学习目标。孩子成绩优秀可选择重点高中,成绩一般可选择普通高中,成绩不理想可选择职业高中。
四.根据目标确定实际措施。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
1、成绩优秀类。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持住优势科目,努力提高有差距的科目,补齐短板。切不能为了补齐短板,放弃了优势科目,那就违反了扬长避短的原则。孩子学习时,可在一边静静地陪伴,孩子遇到问题求助时,可给予帮助;孩子失望时,可给予适当的鼓励,如此等等。
2、成绩一般类。此等情况下,父母切记不要盲目指责批评孩子,要看孩子是不是已经努力了,如已努力了,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加大投入,打牢基础,进而形成优势科目。以此再来带动其它科目的学习,期待将来进一步发展提高。如所有科目都一般,没有特别喜欢的,那就引导孩子在基础上下功夫,少做或不做难题,专门去做基础训练性的题目,为将来进入一般高中打牢学习的基础。留待将来,再根据高中时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引导。
3、成绩不理想类。此等情况,父母切记更应该坚持住基本原则,绝不能因为面子难看而去责怪孩子,更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要知道,孩子是自己的,成绩不好,有各种各样的实际原因,但其中,父母自身也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么能全怪孩子。一方面要进行自我反思,一方面要与孩子坦诚相对,直面现实,选择好切实的目标。关键时刻,要敢于让孩子放弃实在不行的科目,根据孩子的特长、未来的生活志向、将来的职业技术取向等,确定哪些科目要进行全力突破,为未来的生活、成才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哪些科目就保持在现在的水平,节省出时间和精力,减轻孩子身心上的压力,保持好身心健康,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别人的意见再高明也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甚至会是累赘。所以只供参考。并且孩子的成绩不应只是分数,而应是适合自己的综合能力的考核。
环境不同培养方式就不同。穷人和富人对孩子的培养方法应该不同。穷人应该培养孩子坚强拼搏创造财富的精神,富人应该培养孩子和顺坚定保住财富的能力。当然这里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
阅历不同培养的方法就不同。从一年级就圈养的孩子到了初三还应继续圈养,因为初三属学习的重要阶段,又因孩子长期圈养失去自我调节的适应能力,所以不应也不适合对孩子的习惯进行调整,否则更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但对从一年级就散养的孩子到了初三就应散圈结合,因为长期的散养已经让孩子有了独特自主的适应能力,而又因孩子并没成熟却想法又多,初三的学习任务又太重,这就要求家长从不管到适当介入约束孩子的一些不成熟的思想行为,让孩子主重学习。
性格不同培养的方略不同。好孩子不用管,一般的孩子多鼓励,但对性格暴躁不通事理的孩子必须严肃管教,甚至关键时刻可以体罚,当然不能经常打骂,偶尔打一次必须是在孩子确实无理并应让孩子挨打后还能心服口服才行。并且打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基础不同培养的方案不同。比喻孩子偏科,家长就应主要与偏科的这门老师沟通,并让老师多布置这门学科的作业,并配合老师让孩子有战胜这冂功课的兴趣,至于学习方法老师最懂得,在此不谈。
本质不同培养的方向不同。孩子有天生的本能,有的适合体育,有的精于文学,有的却天生有音乐细胞,有的对理学特别灵通,所以应该因才去培养孩子的发展方向。
时代不同培养的方针不同。关注社会紧缺的人才,重视社会发展的方向。比喻社会乱就应培养孩子大胆,社会稳定就应培养孩子有礼,等等,时间关系就说这些,至于怎样学习,问老师也只能相信依靠老师,别人也插不上手帮不了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