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中原汉人王朝为何统治不了长城以北?
长城,王朝,汉人古代中原汉人王朝为何统治不了长城以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像北人统治不了南人一样。主要是野蛮的封建社会时代,这已到了征服的最大极限了。超过这个极限,内部就乱了,又重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王朝地处南方,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朝庭有安享富饶的心理,加之南方的气候温润,而长城以北寒冷干燥。征战长城以北便没有天时。而长城以北大都是适合战马生活的人们,不利于步兵如战车,这又是没有地利。少北方少数民族很向往南方的富饶。历代南下,想争夺南方,虽然未成,但也埋下了和南方势不两立的祸根。这样也就缺失了人和。
所以历代南方想统制长城以北都没有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原王朝之所以统治不了长城以北的牧区地区。那是因为汉人一直到没有想出一个怎么管理这块地区的办法。
在清代以前,汉人和牧区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如果牧区遭受天灾,当地的人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们就要铤而走险寻找活路。与其留在草原上,全部被饿死,不如南下抢些东西。于是他们就倾巢而出,向南攻击骚扰 中原王朝的边境。中原王朝对北方草原上的情况一般都不太了解。比如某一年,草原上降水减少,草长得不好,能够饲养的牛羊数量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那么这一年草原上人肯定是要南下,但是中原王朝对这些消息一般都不知道。只有等人家打过来了才知道人家打过来了。具体为什么人家要打过来还是个不知道?草原民族向南攻击,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办法。几千年来,中原王朝一直忙于防守,疲于奔命。
偶尔有一段时间,中原王朝实力大增,这时候也想去解决边患。中原王朝皇帝解决变幻的想法非常简单,那就是打过去消灭,总想把这一股势力彻底地消灭掉。从汉武帝唐太宗明代朱棣。下手不可谓不狠,杀人不可谓不多。但是总是无法解决边境的问题。为什么打了这么多胜仗,还是无法解决边境的问题呢?因为草原就是一片没有城池,连大树都非常少的荒地。但草原上人民却是星罗棋布,并没有聚成一堆。你打过去杀个10万8万人,对他们的伤害实际上并不是很大。总之不至于斩草除根,过上个几十年,或者一两百年,他们又会恢复人口。而且由于北方环境严酷,你在这个地方想建一个城池,派兵固守,也是不现实。草原上那时候穷的几乎没有什么出产,经济价值非常低,在这里筑城,意义何在?所以当他们打完以后,撤回中原。人家草原民族慢慢的康复。过上一段时间,日子过不下去了,又会向南方进攻。
清朝政府统治了草原以后,他们采取了几方面的政策。第一大规模的削减草原的人口。例如从草原上征兵。这就带走了一部分男人。不愿意当兵的,我强迫你当喇嘛。这样草原上人的出生率就会大规模的下降。除了这两招,清朝人还想出了一个把草原切割成小块块的办法。禁止你们互相打来打去兼并,由无数小块块变成一个大块块。禁止聚沙成塔,禁止全部草原力量拧成一股绳。葛尔丹曾经想干这个事情,被灭掉了。罗布藏丹增想干这个事情被灭掉了。经过这一系列组合拳以后,草原民族彻底被制服。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火器武器的兴起,骑兵的衰落。草原民族舞,最擅长最精锐的铁骑,在现代火器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以后,草原民族就彻头彻尾失去了挣扎的余地。
假设古代也能想出分割草场,不许游牧,必须固定居住这样的办法,然后再加上机枪大炮进行辅助,草原民族早全汉化了。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无非是说那里不适合耕种之类的。的确,关外苦寒,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但明朝后期关外其实汉人很多,也建立了有效统治,不过后面丢了罢了,清朝干脆是柳条边,不让汉人去污秽他们龙兴之地,汉人越发少了。直到清末又有一波闯关东。
关外以前都是种大豆高粱,近几十年才开始种植水稻,产量很不错。九十年代前关外都是中国富庶的地方,汉人核心统治。21世纪后,才慢慢人又少了。所以单从耕种而言应该不是根本的原因。还是太冷了。我们汉人就不适应那种天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欢迎大家关注我
首先说一下,汉人王朝统治过长城以北,但是为什么统治都不稳固呢
第一、地理气候决定生产方式
长城以北由于降雨少,属于草原生态,而这种环境产生了游牧的生产方式,而游牧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属于比较松散的社会组织,和农耕的生活方式截然相反,所以自古游牧民族统一的时间就比较短,而且他们的组织形式也比较松散,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决定的,游牧部落强大而起,但是由于居住和迁徙,不会形成一定稳固的社会结构,所以他们很容易由于一个头领的去世而产生分裂。
第二、汉人属于农耕民族
上一篇:为何很多游客频频二刷清远古龙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