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们该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孩子,校园,家长我们该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小孩子嘛,打打闹闹很正常,也没有出什么问题,随他们咯。
2.叫欺负同学的人来说说他就好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
1.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每天工作这么忙,他还不在学校好好学习尽惹事儿,真是不让人省心。
2.为什么人家就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是不是你做了什么事。
3.我给你老师打电话说一下,是的,皮球又回到了老师面前。
身为局外人的我的角度看问题:
1.家长很多时候真的要好好教育下自己的孩子,很多观念从小就要培养。
2.受欺负的孩子,你也要自己反抗啊,这个世界并不是你一味的退缩就可以生存下去的。
3.作为父母,不管工作再怎么忙,也请关心下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忽略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4.我以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学跆拳道之类的,不是让他去打架,而是让他有起码的自保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下我当年被校园欺凌的情况,当年家里比较穷,也让自己产生自卑的情绪,人嘛都是欺弱怕硬,小孩子也是如此。加上父母忙于工作,也没空管这些事情,说个一两次只是让自己处理,所以选择避开,结果 到了初中还是有人欺负。这次就是选择了反抗,与小学时候不同,当我选择了面对,对抗。他们倒是不敢再出手了。借着我的事例,我要告诉你,首先,作为父母不能缺位,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就算你希望孩子去面对校园欺凌,也需要给他支持,给帮助。你让一个猎人去捕猎,是不是应该给他猎枪?至少要在给他信心,增强他的体能,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给他面对困难的信心。比如多跑步,学习一些抗打击的运动,比如散打,柔道之类。虽然我不赞成对抗,但是你要有能力才能不怕,有信心才能勇敢。
有了当初的经历,我现在对女儿的教育方面,体能方面绝没有放松,每天两千米限时跑步,还会教一些防身的技能,宁愿不让她去欺负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欺负。因为你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欺负别人,却不能要求别人不欺负自己的孩子,毕竟你不可能天天跟着她,以后她始终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残酷,学校是个小社会,早点让她学习面对,总比以后碰到手中无措要好吧。
要信任学校会教好孩子,但是也要承认老师也有顾不到的时候,先教他们道德素质,还要教他们自保的能力,最重要你一定关心孩子,时时观察孩子,这样才能给他们信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校园霸凌不怕,可怕的是家长对孩子二次伤害
家长求助:我家孩子马上七岁了,上幼儿园大班,后季该要上小学了。这孩子特别乖巧听话,家里人都很担心,生怕上小学以后被人家欺负。这两年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特别多,而且桩桩件件都很吓人,就想不通那些个小不点的孩子咋就能那么坏那么毒?我家这么个老实听话的小家伙,可怎么办啊?爷爷奶奶天天念叨这事儿,一家人都愁得很。怎么办呢?
答:谢谢您的邀请和信任。但特想很不客气地说一句:您这不只是杞人忧天,您这还是对孩子较为严重的“恶意引导”和“恶意伤害”。瞧瞧您家这氛围营造的,孩子上了小学如果“不被霸凌”简直都对不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担心啊!
校园霸凌不怕,可怕的是家长对孩子二次伤害——关于校园霸凌,我最核心的观点自始至终只有这一句。
1、校园霸凌为什么不怕?
“校园霸凌为什么不怕?”这原因相对简单,以前也有过专题,此篇不作重点解,简述如下:
一是互联网新闻导向性问题。
校园霸凌事件真有那么多、那么严重吗?就如同我们身在其间的现实生活中的杀人放火事件真有“法律讲堂”、“法治在线”之类频道中那么多吗?普法频道是将前前后后几十年、大江南北各旮旯的案例都集中到一起进行解析的,这是传统媒体“人文关注、普法于民”的善举尚且都能给人“凶杀案特别多”的错觉。更何况互联网媒体时代,太多的公众门户网、个人公众号等等为了抓眼球攒流量一窝蜂跟风。出来一桩“校园霸凌”事件,铺天盖地就都是“霸凌”了。这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极需要家长们在汪洋大海般的纷杂资讯中给自己、给孩子装上一道无形的正能量信息“防火墙”。
二是校园霸凌事件的界定本身,就如同抑郁症的界定一样,常被乱贴标签。
太多的家长草木皆兵,将小孩子之间正常的推推掇掇、打打闹闹视为霸凌。严格来说,界定为校园霸凌至少需要符合三个前提条件:长时间、重复地、被欺负或被骚扰。
三是确证了的校园霸凌事件,对实施霸凌的孩子、被霸凌的孩子都是一次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意外遭逢的困难和困境,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被动敲响的警铃!
为什么会发生?背后不被看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他们性格中的某些缺陷?如何引正转化?如何向好成长?假若没这警铃的话,个体生命成长中的这些问题并不曾真的消失,它们一直潜伏在孩子们的身体中,它们以恶为食,它们总会在某一个我们措手不及的时候、以我们无法承受的方式大爆发。
2、校园霸凌不怕,可怕的是家长对孩子二次伤害
有家长曾反诘我说,“谁的孩子谁不疼啊?怎么可能对孩子有二次伤害呢?”
校园霸凌事件后家长对孩子的二次伤害当然不是故意的。就像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本书、同一部电视剧的理解和观感甚至会截然相反,因个人三观、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家长对同一事件的处理方式、对待态会大相径庭一样。
而这种差异以及家长与孩子的隔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言本身造成的。语言既是桥,把人和人连接起来;语言又是墙,无情而冰冷的将人和人隔离开来。正如同罗马帝国时期希腊传记作家、伦理学家普卢塔克曾经评述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谁若是用一把钥匙去劈柴而用一把斧头去开门,他就不但把这两种东西都弄坏,而且自己也失去了这两种工具的用处。”
家长在校园霸凌事件之后对孩子的二次伤害,就是好心好意拿钥匙去劈柴、拿斧头去开门,其具体表现至少有以下四类:
上一篇:条友们,我有台2010年自动劲悦骊威没事故,不想加太多的钱想置换台合资二手suv有啥好推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