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小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你认为这说法正确吗?
孩子,三岁,七岁为什么说小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你认为这说法正确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河南这边常常听老人说一些顺口老话,这些老话听似像平时一些言语,但细细的品味一下,其中的到底并不简单,很多老话说的都是人生的哲理和人生的转折点,不得不说让人佩服。
《三岁老大,七岁看老》
相信这句老话很多农村的朋友都有听说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句话有它一定的道理!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形,但他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些改变似乎不太明显,就是说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出长大后的心里,个性,形象的雏形。所谓-七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就难以重新塑造。所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种古代流传的经验主义说法,没有科学性,没有必要当真。
一是这是经验主义认识人的一种总结。既然是经验义就必然有它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也从未有过这方面的实证,也有的是对小孩子的歧视性和轻视性的说法。
二是这是缘于相面术的说法。相面术从根本上而言,也是经验主义的东西。从逻辑学的角度理解,它也是归纳推理的结论,其结论的或然性很大。
三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讲,三岁和七岁的小孩智力尚在启蒙,能力训练才在起步,各方面的学习才开始,如何能够看大知老,断定他的未来呢?更何况现代社会,通过各方面的学习训练,都会有所作为。即使是家长不看好的爱好专长,也能大有前途,发展得风生水起。比如古代的人认为,不读书和不务农活,就是不务正业,认为不会有好的发展,可当今三百六十行均可出行家里手,做到事业辉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看一个人三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长大之后的样子;看一个人七岁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他老了之后的样子。实际上它概括出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充分说明小的时候特别关键,要注意培养,过了这个年龄,基本就定下以后了。
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里的“看”并非被动地冷眼旁观,而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作为家长的我们要从小关注孩子性格的塑造,为他提供一个温暖、安全、有爱的家庭环境,培养他的专注力、独立性,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另外,家长的一言一行也是孩子成长的参考,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耐心的父母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看出他的聪明,看出他的力量,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和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农村传统的老俗语,不足为证!事在人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毕竟一个人的性格,个性是很难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岁看大是有道理的。古话这么说,当代专家也是这么说的。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三岁前接触的事物,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著名早教专家蒙台梭利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生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
这是因为三岁前,有很多对孩子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期,比如:大脑发育、身体发育、认知能力、情绪情感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
而七岁看老,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观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