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曾文正《讨粤匪檄》慷慨陈词,为何《谕天津士民》却卑躬屈膝?
曾国藩,天津,太平天国曾文正《讨粤匪檄》慷慨陈词,为何《谕天津士民》却卑躬屈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从上面的一段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没有利用民族大义,而是利用扎根在百姓之中的正义感来攻击粵匪,非常的具有感染力,部队的士气自然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 《谕天津市民》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
津郡有好义之风,有刚劲之气,本多可用之才,然善用之,则足备干城;误用之,则适滋事变。闻二十三日焚毁教堂之际,土棍游匪混杂其中,纷纷抢夺财物,分携以归。以义愤始,而以攘利终,不特为洋人所讥,即本地正绅,亦羞与之为伍矣。
1870年,由于法国传教士在大清朝为非作歹,纵容教徒肆意殴打天津居民,再加上“育婴堂”里问题多多,百姓们掀起反洋教狂潮。5月,民众愤怒击杀法国领事丰大业及其秘书3人、修女10人、神父2人、俄国侨民3人、中国教徒30人,此为“天津教案”。此次反洋教事件发生,根源在列强对中国侵略,民族矛盾尖锐。当然,中国居民也有处理不当之处,某些行为过激。然而,曾国藩却有选择性“忘记”,偏袒洋人。此事过后,朝野哗然,曾国藩声誉扫地,成众人唾骂之对象,政治生涯宣告结束。
这是案件的具体经过,这样看是不是觉得曾国藩是卖国贼,是大汉奸呢?其实不然,我们换一个思维就很容易去理解。大清在当时已经是内忧外患,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与西方列强再度开战。法兰西当时的态度非常的强硬,曾国藩作为一位朝廷的封疆大吏、实干家,当然不希望因为这事去干扰大清正在恢复的过程,所以只能像上文所说,这次暴乱中有土匪,大致意思可以理解为有刁民,民风不正。其实这样的卑躬屈膝只是权宜之计,当时大清兴办洋务,需要外国列强的贷款和指导,必须要忍气吞声。所以总的来说,这《谕天津市民》是为了给洋人以及列强一个交代,而前面的《讨粤匪檄》则是需要鼓舞士气。剿灭叛军!
相信以上的内容已经回答了问题,这里是平興论史,我们下次再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01.消灭太平天国,发布《讨粤匪檄》,慷慨陈词,霸气十足
02.处理“天津教案”,发布《谕天津士民》,卑躬屈膝
从《讨粤匪檄》之慷慨陈词、霸气十足,到《谕天津士民》之卑躬屈膝,曾国藩对待“敌人”也玩双重标准,这前后反差如此巨大。就曾国藩本身而言,他一直都奉行老师穆彰阿之政治准则,处事保守,对外希望能“和戎”,不与列强进行正面冲突。后来,李鸿章将此种准则进一步强化,定下“内需变法、外需和戎”政策。“天津教案”爆发时,朝野哗然,纷纷表示采取强硬态度,不能对法兰西帝国妥协,有种不惜一战之架势。就当时之国力而言,大清不是法国对手,可若是本土作战,法国未必能胜得了。要知道,法国当时面临普鲁士威胁,俾斯麦即将率大军征讨法兰西,以求得德意志统一。此时,法国未必有底气向大清全面开战,即使开战,也未必有把握胜利。当然,曾国藩不希望爆发战事,他采取妥协方式处理,以致遭受众人指责。
综上可知,对清朝、曾国藩而言,法兰西只是“肘腋之患”,适当妥协,便可以维持和局;太平天国则不一样,是“心腹之患”,直接威胁大清与曾国藩利益。所以,《讨粤匪檄》慷慨陈词,《谕天津士民》却卑躬屈膝,道理就在此。各位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就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回答:一个是想要挽救大清,也是挽救传统文化,一个则是偏袒洋人,好义而不明理,有刚气而无远虑。
上一篇:无性又无爱的婚姻该不该坚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