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不杀六国王室的秦始皇会被称为暴君?
始皇,暴君,儒家为什么不杀六国王室的秦始皇会被称为暴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不杀六国王室的秦始皇会被称为暴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大一统国家的皇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多年的割据战乱局面,确定了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国家体制,影响深远,历史贡献巨大。他被称为暴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行秦孝公以来的法家政策,法行连坐,严苛严峻。特别是始皇帝统一天下,推行全国,法律多达18种之多,百姓艰苦,官员严律,各个阶层都畏秦法。始皇帝时,兵役徭役杂税深重,国家常备役300多万,全部男壮力和部分女人入役。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第二,秦始皇亲政,统一全国过程中,采用尉缭和李斯之谋,十年时间,灭六国,手段惨烈,军事进攻外,采用了“收买、暗杀、武力”的方式,无所不用其极!
第三,秦始皇当政,动辄刑杀,手段残忍。亲政初,车裂嫪毐,杀有连结官员20余人,流放四千家。“坑儒”事件,坑杀460多人,多儒生。公元前211年,始皇帝三十六年,东郡落下一块陨石,有人刻了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调查,无人承认,结果就杀了附近的所有人。
第四,秦始皇大出巡,寻求仙人仙药,用了很多方士,他们尽行欺骗之能事,欺骗始皇帝,最后无法自圆,或逃或跑,反诬陷始皇帝的坏话,流言蜚语,摸黑秦始皇!
综上所述,秦始皇才有暴君之名。其实,始皇帝也是功大于过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秦始皇残暴,这个说法我们都是从文字记载里看到的,也就是说是儒者写的。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得罪了儒者是很危险的,他们的笔是最锋利的武器,如果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话,那作用不过是一时的,所谓的口口相传,传不了几代也就没了,但是写在纸面上的文字就好比板上钉钉,过了若干年之后,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了,我们可以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就是流传下来的文字了。至于这些文字记载的内容是否可信,就需要我们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了,除了文字记载,我们还要参考考古发现。文字记载也不能只看一种,孤证不能作为判定历史人物的依据。
在我看来,儒者笔下的“暴君”秦始皇,并不是因为他杀了多少人,所谓“焚书坑儒”被片面的夸大了。秦始皇身上有一个关键字:统一,他的这一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思想领域。秦始皇推崇韩非子的法制理论,如果说韩非子是法家大师的话,秦始皇就是法家理论的坚定践行者。对于“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秦始皇是认同的。但统一思想就意味着改变人的习惯,做这件事是很难的,这需要一个周期,但秦始皇显然有点操之过急了。
相对来讲,汉武帝就比较聪明,他采取的策略是“外儒内法”,推崇儒家不过是表象,靠这些书呆子治国只能误国,因此才有了“酷吏”产生。国家的管理是复杂的,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既要有儒者,也要有法家。这样才能维持权力的平衡,平衡才有助于巩固皇权。秦始皇的能力太强了,但仅仅凭借一人之力,无法让大秦的江山永固。秦二世胡亥登基后,个人能力无法和秦始皇相比,对于秦律又不能很好的执行,因此才导致了秦二世而亡。
秦始皇是有作为的君主,就算说他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但在儒者眼中,他却是个十恶不赦之人,原因在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根本对立。但写秦始皇昏庸无能的话显然缺乏说服力,那怎么办呢?残暴这个词就比较贴切了,于是乎很多人的印象中秦的前面加上了一个暴字,秦始皇的头衔也变成了暴君。我们嘴里的大秦变成了暴秦,秦始皇变成了暴君,这都要得益于耍笔杆子的儒者们。
六国王室想的是复辟,开历史的倒车,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无论秦始皇对他们杀还是不杀,秦始皇都是千古罪人,就像张良作为韩国贵族,他对于秦始皇的仇恨来源于自身利益受损,说他忧国忧民的话,就太抬举他了,张良不过是一个本来的纨绔子弟,在失去了一切后对秦的仇恨和报复罢了。其根本目的无非是为了恢复家族往日的荣誉,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狭隘和自私。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要选出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如果让我选的话,那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始皇。但是秦始皇的名声似乎在历史上特别的不好,提起他很多人脑海中蹦出的都是残暴不仁,娇奢淫逸的暴君形象。但是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他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开创封建制度为2000年的华夏文明打下了基础,他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他南平越族开疆拓土,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统一六国后他没有对六国的王室斩尽杀绝,以除后患,但是他依然没有留下很好的名声,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秦始皇,为什么不杀六国之人?1,李斯《谏逐客令》之后,秦始皇不仅取消了驱逐六国之人才的命令,而且更多的去任用六国的人才来发展自己。秦国的强大少不了六国人的付出,这样的环境也影响了后来秦始皇的决定。
2,秦始皇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他有这样的自信让六国人心服口服。
3,从先秦历史上来看,前朝被灭,旧国的贵族一般都会受到重用和优待,这样更容易控制前朝遗民,防止反抗。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兵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秦始皇被骂也是多方面的:
一,
秦始皇确实残暴,秦始皇登基以后修筑长城,收天下兵器炼制十二铜人,在骊山大兴土木,秦始皇陵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在古代各项技术都不成熟,只能完全的靠人力来工作的时候,他要十几年的光景就实现这样的宏愿。这样庞大的工程自然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秦始皇兼并天下或许淘了不少金银财宝,但是这些都不属于百姓。百万平民,只有被压迫徭役的份。所以孟姜女寻夫一哭,哭倒了长城也哭毁了秦始皇的形象。
上一篇:大家说说曾经最怀念的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