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孔子和老子有怎样的认识?
孔子,老子,儒家对孔子和老子有怎样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由于老子博学多闻,思想精深,又德高望重,许多文人学士都慕名前来拜访。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子,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千里迢迢而至洛阳。
先问“道”,老子对孔丘说:“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瞳兮,若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形若枯木,心若死灰,真其实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无心可谋,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次语“仁义”,老子说:“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囋肤,则通昔不寐矣。夫仁义憯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辨;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向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继而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临别,老子又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孔子归,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此次洛阳之行,让孔子懂得了做学问要刻苦勤奋、永不满足,为人要谦虚谨慎、尊敬师长的道理。并且穷其一生都在学习,终成万世景仰的一代宗师。
东汉末年,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小时候就特别聪明,“融四岁,能让梨”,大家应该都会背。孔融十岁的时候,曾随父亲入首都洛阳。当时的河南太守李膺,名冠京师,想见他一面很难。除了亲戚或名士,门人一般都不给通报。孔融上前就跟门人说:“我和太守是亲戚!”门人还真给他通报了,并且李膺也接见了他。只是李膺很好奇地问他:“你和我有何亲戚呢?”孔融就说:“我家先君孔子曾经拜访过您的先君老子,问礼求道,有师资之尊,是以我和您为世代通好。”真是举座皆惊啊!当时的太中大夫陈韪来的较晚,听说此事后,一脸不屑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当即回怼:“想君小时,当必了了。”陈韪好生尴尬。《世说新语》对此的记载,说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并非只是传说。
如今,在洛阳老城东关大街的文庙旧址前,仍然保留着“孔子入周问礼碑”。站在碑前,顿时让人心生感慨,青青的围墙围不住时空的变幻,历史的沧桑留不下智者的身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名丘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世人尊称为世圣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为治国救世 提出 “仁义礼”老子 字子耳 道家学派创始人 有“无为而治”黄老学说。
上一篇:当今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必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