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齐国,秦国,赵国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是没军粮所以才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国已经被远交了,没有战略眼光!所以,没有借粮给赵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赵长平相持三年,消耗甚大,胜负未分,军事态势是秦强赵弱。赵国粮草缺乏,向齐国借粮,不料齐王忌当年赵联合燕,魏,韩,秦五国伐齐之恨,不肯借粮。赵拖耗战事不能长久,想换将速决,赵王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对阵百战名将白起,招致惨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赵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决定两国走向,甚至整个战国走向的战争。
结局自然大家都知道,是以赵国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赵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赵括率领的赵军仓促出战,结果正好撞进了秦军口袋。
那么导致赵军无法与秦军继续对质,而是在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出战的原因,就是赵国已经没有粮食了,如果再不主动出击,很可能赵军就会因为没有军粮而自动失去战斗力。
这也是赵国没有办法的办法。
那么在此之前,赵国是否为粮食的事情做过努力呢。
当然。
就像题主说得那样,赵国最终选择向齐国求援,向齐国借粮食。
当时齐国在位的是齐王建。
齐王建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拒绝了,完全就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看戏心态。
赵国借粮失败,但又要把仗打下去,所以只能铤而走险。
很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感觉到有一些遗憾。如果当初齐国可以慷慨解囊,拿出粮食借给赵国,那赵国也就不会仓促应战,长平之战或许还有转机。
即使长平之战赵国不能战而胜之,哪怕打一个互有胜负,也不会让秦国产生压倒性的优势,更不会让秦灭六国来得那么快,山东六国的最终命运或许就会迎来一定的转机。
但实际上我们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不过是站在我们现代人的上帝视角上来解读,不能真正站在当时人们的立场上。
当时的秦国虽强,但赵国也并不弱。
赵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依然是天下一流的军事强国。所以长平之战,当时的人们其实完全想不到之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
所以很多人都是抱着让秦国、赵国狗咬狗的心态去看待这场战争的,只不过是谁也没有聊到,赵国最终会败得那么惨罢了。
这是其一。
其二秦国始终实行的都是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于齐国一直以来都保留着交好的态度,再加上秦国始终出重金贿赂齐王的宠臣后胜,所以齐王建一直以来对秦国没有什么恶感。
其三就是齐王健本人的想法了。
纵观齐王建在位的四十多年,齐国一直以来都是与世无争的代表,你们六个国家爱怎么样怎么样,和我齐国没有任何关系。
你们别来招惹我,我也不去招惹你,我就关起门来好好享受生活,让我的子民们在乱世之中过安稳的日子。
齐王建这个做法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去评价。但至少他在位的四十年,齐国的百姓在这乱世中过上了难得和平生活。
所以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齐王建又怎么会轻易干预秦赵之间的事情呢?
所以在齐王建亲政之后,就注定任何国家都无法在齐国得到帮助了。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是文史话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国与齐国接壤,可为什么齐国在赵国经历长平之战的时候不借粮给赵国,难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它不懂吗?唇亡齿寒这个道理齐国是懂的,但是从各方面的因素去考虑,它不能借粮给赵国。
国仇
公元前三百年,燕国派遣苏秦到齐国做卧底,目的是颠覆齐国。毕竟以燕国一国之力想颠覆齐国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时的齐国是一流的大国,就连秦国称帝都要拉上齐国一起。
燕国的计划是教唆齐湣王吞并宋国,引起各国的不安,共同伐齐。
齐湣王原本就是个好大喜功的主,要不然也不会和秦昭襄王一起称帝,就算苏秦没有来,他也打算吞并邻居宋国。
宋国的君王宋康王就是一个神经病,虽然宋国只是一个小国,连战国七雄当中最弱的韩国都比不过,但是却到处没事找事。
与周边的薛、腾等小国打过仗,也与大国楚国打过仗,甚至也与大国齐国打过仗,在这一次次的战役中,宋国并没有吃过一次的大亏。
只有在攻打齐国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小规模的战败,以至于宋康王忘乎所以,用箭往天上射,用鞭子抽大地,意在教训天地。
最主要的是,竟然放火把自己国家的稷庙给烧了,意在教训神灵,简直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在他看来,只要天地畏惧自己,神灵畏惧自己,自己就能够称霸。
他为了他的称霸梦,竟然叫宋国都城的老百姓一起喊他万岁,记住是一起。
一个国家的君王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这个国家哪里还有救,更何况旁边还有个齐国虎视眈眈。
齐国前后两次伐宋,但是都已失败告终,并不是因为宋国强大,而是因为其他各国插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