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蜀汉亡国之前最后一战,诸葛瞻数万精锐之师,为何惨败邓艾之手?
诸葛,蜀汉,江油蜀汉亡国之前最后一战,诸葛瞻数万精锐之师,为何惨败邓艾之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完颜阿骨打的儿孙们,并未如史书所言被元朝全部灭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目前所知,在河南,北京,安徽,甘肃,福建,台湾一带,留存着他的苗裔们的支脉。
在东北,完颜后裔也陆续寻回衣钵
因为元帝国,完颜险些遭遇灭族
因为后金,完颜又因归并满族而蒙受非难
因为孙中山,完颜再受排挤
因为文革,完颜因所谓满族身份屡遭牵连
直到近些年,才逐渐验明正身,追溯家谱
无论如何,还是要认真感谢时局
才有了完颜姓氏的一代代传承
我所接触的每位完颜儿女
都很爱国、努力、上进
同时也习惯性地低调
铁马冰河已过
珍惜当下足矣
不争不怒
自信自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邓艾以疲惫之师深入蜀国腹地,在蜀国的背后捅起了刀子,接连攻克江油等城,并乘胜直捣成都击败诸葛亮儿子率领的抵抗部队,正应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句话。
彩响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很多,其中,士兵战斗意志的强弱尤其重要。
历史上不乏在粮草匮乏、孤立无援的不利形势下,依靠士兵的顽强的战斗意志击败强大的对手的战例。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将张巡以微弱的兵力守卫雍丘,并接连击败拥有兵力优势的叛将令狐潮即是其中一例。而且后来,张巡又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依靠激励部下的士气,硬是抗击了叛将尹子奇的数万大军,将叛军拖在睢阳城下十个月之久!
这个事例足以说明,一支军队的“灵魂\"就是士气!
只要有了士气,即使局势不利军队也能战斗下去。
而一旦失去了士气,即使有与敌人放手一搏的机会,也会被这支垮掉了意志的军队放弃。
邓艾偷渡阴平小路奇袭成都,不仅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还摧毁了蜀军的抵抗意志——所以,江油守将马邈才会不战而降!
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并非野战部队(《三国演义》说:刘禅调出了守卫成都的九万兵马抵抗邓艾。《三国志》说:诸葛瞻总统诸路兵马抗击魏军,不胜,退守绵竹。)
诸葛瞻部队的战斗力本就不如姜维统领的军队,而他又拒绝凭险拒守。(《三国志》说:诸葛瞻率兵大战邓艾,战败,阵亡,部队溃散。巜三国演义》说:诸葛瞻先胜后败,被迫退守绵竹,被邓艾包围,派人向东吴求救,救兵不至,诸葛瞻自刎而死,他的儿子也策马冲向敌阵而被敌人杀死。),非要与邓艾率领的亡命之徒打野战。
最终,由于蜀汉\"御林军″的战斗力,本就比不上邓艾率领的魏国精锐部队(相当于魏国用特种部队攻击蜀汉的二线部队),而且蜀军又明白国家面临钟会与邓艾的两面夹击,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绝境,因此其战斗意志不坚定。所以,这场战斗的结果,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正史中马貌是出关应战了没打过人员死伤大半才投降的,其次如果刘禅有先帝之威武御驾亲征,诸葛瞻爱不敢出征必死守,时长邓艾粮草不济退,乘机掩杀胜负未可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末期,魏国分三路大军伐蜀,最后钟会、诸葛绪大军被阻挡在剑阁之外,而邓艾从阴平小道进入了蜀汉腹地,打了蜀汉一个措手不及。刘禅原本派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前往御敌,结果却被邓艾击败,刘禅被迫投降,蜀汉戏剧性地快速灭亡。很明显刘禅是看到诸葛瞻兵败身死才选择了投降,那么诸葛瞻率领的蜀汉御林军,为啥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呢?
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邓艾手下并非疲惫之师
邓艾手下的这支军队,原本是准备去和姜维的蜀汉精锐作战的,只不过姜维跑得太快,邓艾没有追上,从这里可以看到,邓艾的这支军队,是擅长野战的精锐,并非一般的军队。而在经过阴平之后,身体素质差,战斗力不行的军人基本都被淘汰掉了。能持续翻山越岭进入蜀汉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都是经过大自然的挑选,成功脱颖而出的人。所以说这一批人,最多是疲惫了一点,只要稍加修整,马上就可以焕发活力。
刚进入蜀汉时,邓艾的军队确实是疲惫之师,然而夺下周边城池后,他们给养得到补充,吃好喝好睡一大觉,战斗力迅速恢复,他们又成为了一支精锐之师。而且他们好不容易进入蜀汉腹地,在邓艾的指挥激励下,战斗欲望爆棚,战斗力和以往相比只增不减。
而反观诸葛瞻率领的这支军队呢,情况就没有魏军这么好了。蜀军精锐,大部分都被姜维带走了,此时正在剑阁阻挡钟会。其他一部分精锐在各地驻防,所以刘禅能派给诸葛瞻的军队不多,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加御林军。老弱病残战斗力肯定不行,而御林军是防卫部队,不适合野战,所以他们的实力其实和魏军相差比较多,战斗力并不在一个档次上。
二、军队人数对比
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比较清楚。当时的蜀汉,大部分军队都在姜维手中,刘禅能拿得出的军队并不多,要不然他也不会把御林军派给诸葛瞻了,据统计,但是诸葛瞻统帅的军队加起来也是不足一万的,而邓艾大军有两万,所以从兵力上来看,诸葛瞻也是处于下风的。
三、蜀军误判形势
说起轻敌,其实不仅是主帅诸葛瞻的责任,在整个蜀汉,针对这一次的作战,上至皇帝,下至一线指挥,都没有特别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主要是当时蜀汉对战场情况出现了误判。
上一篇:富士XT3,镜头是配18-55/2.8-4还是16-55/2.8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