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胆囊切除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过来人回答一下?
胆囊,胆汁,肝脏胆囊切除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过来人回答一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胆囊是人体的器官,但在面对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时,不得不将胆囊切除,那将胆囊切除后对使康有影响吗?
许多人都担心胆囊切除后,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实际上胆囊切除以后,胆汁固然没有了“贮藏所”,但胆管可发生代偿性扩大,部分替代胆囊的作用。但是因为胆管没有浓缩胆汁的能力,稀薄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要减弱一些,而对人的健康没有多大影响。有人认为胆囊切除后会胆子变小,更是无稽之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胆囊在人体中的作用有:
贮存胆汁,胆汁从肝脏排出后,通过胆管输送到十二指肠内以帮助脂肪、钙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由于饮食定时的习惯,胆汁如不经贮存而直接流入肠内,则不能满足消化活动的需要。所以平时胆汁从肝脏排出后先贮藏在胆囊内,当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后,胆囊就强烈收缩,将胆汁大量排出,以适应消化的需要。胆囊也可比作水库,平时将河水蓄于水库中,一旦干旱,水库就放水以应需要。
浓缩胆汁,肝脏每天要排出约800~1000毫升胆汁,若全部照数收存,则容量将太大。所以这种贮存是以浓缩的方式来进行的。别看胆囊的体积不大,但贮存力却很大。在不进饮食的情况下,胆囊可以将12~24小时内肝脏分泌的全部胆汁浓缩贮存起来。胆囊的粘膜可吸收胆汁中的水分、无机盐及一部分胆盐,使胆汁浓缩4~17倍。这样二大瓶胆汁就可从容地容纳在鸽蛋大小的胆囊内了。原来胆管内的胆汁是稀薄的金黄色液体,经浓缩后就变成稠厚的深绿色了。
分泌粘液,胆囊的囊壁看起来很薄,但它却有三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中层是肌肉,最外层是浆膜层。胆囊的粘膜可分泌粘液,以保护粘膜不受胆汁的侵蚀,并有润滑胆道的作用。
胆囊是人体的器官,但在面对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时,不得不将胆囊切除,那将胆囊切除后对使康有影响吗?
许多人都担心胆囊切除后,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实际上胆囊切除以后,胆汁固然没有了“贮藏所”,但胆管可发生代偿性扩大,部分替代胆囊的作用。但是因为胆管没有浓缩胆汁的能力,稀薄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要减弱一些,而对人的健康没有多大影响。有人认为胆囊切除后会胆子变小,更是无稽之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胆囊切除术后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感觉,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可发生各种不适。
一是胆源性腹痛,最为常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但检查却无明显病变,有时会发现胆管代偿性扩张。
二是脂肪泻,表现为进食油腻后腹泻。
三是胆管结石发病率上升。
四是部分病人消化不良表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亲身体验没啥影响。不要信传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影响肯定是有的。胆囊是什么用途知道么?胆囊就是用来存储胆汁的,而且在储存的时候能够浓缩胆汁,浓缩的都是精华。当我们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时候,肝脏会分泌胆汁流入消化道消化这些食物,胆囊也会开始收缩把里面的胆汁直接释放进入消化道,这样一来,两部分的胆汁共同进入消化道参与消化食物,消化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胆囊,那么人体就没有存储胆汁的器官了,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就不能被保存起来了,而是持续地源源不断的进入消化道,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进食,也会有少许胆汁进入消化道,当我们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时,肝脏会加大马力生产胆汁,但这些胆汁数量可能还是无法满足我们的消化用途的,因为没有了胆囊这个储水池了。这样一来,可能我们的消化功能会有所减退,所以我们不建议胆囊切除后的病人食用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就怕我们消化不良,引起消化不良。
但胆囊能不能切除呢?肯定能。要看情况。权衡利弊,如果一个病人的胆囊有很多结石,而且胆囊化脓非常厉害,这时候药物治疗没办法完全解决问题的,而需要我们手术切掉坏掉了的胆囊,否则这个胆囊会一直作为感染灶存在,导致我们反复发热、腹痛,甚至休克。这时候切掉胆囊就是利大于弊。
而如果仅仅是有少许胆囊结石,但是没有症状,只是体检发现了结石,那就没必要切掉胆囊,可以继续观察,毕竟胆囊是我们所有器官当中唯一能存储胆汁的,不能轻易切掉。但正如上面所述,是否能切,关键是权衡利弊。
切掉了后,只要饮食方面尽量控制,清淡饮食,不要过量食物这些难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问题也不是很大。相比有胆囊结石的时候,患者的感受会舒服多的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