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生统发“一教一辅”,够用吗?各位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老师,教辅,学生学生统发“一教一辅”,够用吗?各位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家长们想给孩子在多做些题,那么老师也只会跟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时候,给家长建议,什么样的资料使用价值高一些,绝对不会在微信群里去建议家长去买什么资料,就怕家长截屏举报。老师们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大家说呢,老师也不图什么没有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吧。
我们学校属于很支持老师工作的,有的学校不是这样,学校不管,老师也不敢叫家长集体买,那只好把配套的教辅做了就没事了,其他没有任何资料,老师也没有办法,现在小学里面练习题中图形特别多,老师根本没有办法在黑板上画出来,没有相应的试卷,老师真的觉得无能为力。家长们买的资料也不一样,也不能作为统一的资料来练习。有的老师消极地说,没题更好,学生省力气,老师也轻松,就是不知道家长们怎么认为的!
朋友们说说你们对于教辅资料的态度和解决的方法吧!期待您的留言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生统发“一教一辅”,也可以说够用,也可以说不够用。
为什么“一教一辅”够用?
教辅是知识的保存方式,基本的教材就已经把相应的教学内容都已经编排好了,相关的教学点、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方法在教材中都是能体现出来的。比如语文方面的内容,语文说简单点就是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是语言逻辑结构的体现,基本的课文展示相应的文章结构、叙述方式。这些基础内容就已经将核心的重点给我们展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就围绕这些重点进行学习即可。
为什么“一教一辅”又不够用呢?
教材和辅导书,从基础的知识点、信息量来说已经足够学生学习了,已经够学生把相应的文化水准提升起来了。但是,只凭基础内容的学习,只是掌握到学习的根,应用方面又完全不够,学生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来配合。同样还是拿语文来说,只看课本上的文章,反反复复,有时候也会显得枯燥乏味,我们就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大量的文字阅读中寻找更多的语言学习感受和经验。
小结:“一教一辅”够用是在内容的质上面是足够了,但要让学生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有基本内容,还要有大量的训练提升,举一而不反三,学习还是固化的,没有真正学会。所以,要让学习有进一步的提升,不仅要有质的学习,还要有量的练习。
如何使用好教辅书籍呢?
教辅是学生学习提升的重要工具、重要内容,因此,要很好的去使用这些教材资料,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学习效果。
一、在基础内容上,教材和辅导资料要反复看、反复练、反复讲。
反复看,就是对这些基础的教材和基本的辅导书,进行反复学习。把基础的概念进行反反复复的学习,正式学习前预习,过程中细致地学习,完成后认真提炼,隔段时间后复习。将一个基础内容反反复复地学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内容的本质和核心,掌握本质学习和思考就能从根本上出发,不会受到表面现象的误导和迷惑。
反复练,就是对基础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有很多的题目都可以进行反复练习,同一道数学题可以反复做、反复练,每做一次都会有一次的收获。即使是语文也是一样的,同一个作文题目都可以写上十遍、八遍,甚至几十遍都是没有问题的,一个题目反反复复的练习,作文考试的时候还会怕吗?反反复复的练习后,对一个内容的了解还不深吗?
反复讲,就是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会的内容反复拿出来自己讲。自己讲的时候,不管是给别人讲,还是自言自语地讲,都是训练我们学生将所学内容快速吸收和转化的良好方法。通过一边的讲解,我们的大脑就会一边地思考具体的问题解决思路是否正确。
反复看、反复练、反复讲从大脑科学分析上来说,就是让一个内容在我们的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上形成髓鞘化,让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粗壮、紧密,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在拓展内容上,要大量的收集相应的练习材料,甚至是整理练习题库。
在教学上真正有能力的老师,一定会解题的,而且一定会从多个角度来解题的。这样的老师思维是非常灵活的,变通性非常强,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就是大量的练习得来的,就是我们现在大家所谓的题海战术。
对于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就是要模仿优秀老师的成长经验,学习要多准备练习材料。
在语文阅读上,要大量的阅读、海量的阅读,各种课外书、课内书、报纸、杂志、小说、神话、故事等都要大量的去涉猎。阅读的越多,大脑思维才会越发散,信息才会越多,才更容易在信息与信息之间形成一个个的联结,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学习内容。
在其他的科目上,也是类似的,要通过网络、各种教辅书籍,收集和整理自己的练习题库。通过在题库的练习过程中,找到举一反三的应用拓展的思维和方法。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们对“一教一辅”的一个分析,够用是基础的知识点和内容,不够用是练习的数量。如果孩子能够很好的做好“一教一辅”的使用,家长做好引导和思考,在小学阶段是能完全帮助孩子的学习。但是在初中以后,方案虽然类似,但更多还是看学生自己自主地去学习。
@童教雷鸣,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能力提升,科学分析教育问题,做简单的事,坚持做,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生统发“一科一辅”,说的是省级教育部门统一配发的教辅资料。在我们江苏,叫补充习题。纳入了免费教科书范围,是不用购买的。
而实际上,教科书和这个补充习题,是不够用的。但是现在的政策规定,学校和老师,是不允许统一为学生代购教辅资料的,一个是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涉嫌吃回扣得好处。只要老师这样做,就是自己贴钱买,家长也一样咬定你吃回扣,所以现在我们这里没有老师会做这样的傻事,不够用,就让学生抄写,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真正让学生抄写的情况是很少的,或者说没有的。为什么呢?因为除了省级教育部门配备的教辅资料外,市级教育部门也推荐了一套教辅资料,只是不是同一配发,要求学生购买。
上一篇:哪种母亲最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