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官服,朝服,清朝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清一朝,官场等级制度森严,依照明朝旧有的标准制定了九品十八级的官场品级制度。而这种官场上的阶级区分也在官员们的官服上体现出来了,也就是说,与十八级官员等级配套的还有对应的官员服饰用以直接区分。官员的官服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依据品质、数量、颜色的区别来标识着与之对应的官位级别,不允许跨级别混用。但与传统的中原汉民族统治者不同的是,清朝的官员服饰中包含了很多满清统治者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
清代官服分为朝服、吉服、行服、常服等,最常用的有吉服与朝服两种。朝服属于礼服,是上朝面君及重大礼仪场合穿戴的服饰,应用的场合比较少。而吉服才是官员们品日办公理事时的日常穿戴,相比吉服出现的场合更多。对应不同的官服,具体又细分为顶戴、朝珠、朝袍、朝褂、朝带、朝靴几个方面,而关于朝靴一项,并没有官方的明确规定,但一般以黑缎为材料制作而成。所以真正可以用来直接区分官员品阶的服饰只有顶戴花翎、朝珠、朝袍、朝带以及朝褂几个方面。
一、顶戴花翎
顶戴花翎是清朝官员的朝冠,是区分官员官阶的重要标志,也是清代官服的一大特色。顶戴又叫顶子,分为夏天戴的凉帽、冬天戴的暖帽两种,制作材质不同。凉帽形如斗笠,顶上覆盖红缨并有一颗顶珠,顶珠下有一只约长两寸的玉质或珐琅质的翎管用以安插尾部的翎羽。暖帽与凉帽外形上的区别仅为外围多了一圈帽檐,用料上更适应冬天穿戴。而朝服冠与吉服冠又有一些区别,即顶戴顶子上的顶珠宝石为长条尖形,中间宝珠为金属球镶嵌宝石,下面的底座也与吉服冠的底座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
吉服冠暖帽:
吉服冠凉帽:
朝服冠暖帽:
朝服冠凉帽:
可见,顶珠和花翎又是顶戴上的两个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用以区分官员等级的两大标志性特征。顶珠依据制作材质及颜色的不同以区别官阶,不同的顶珠代表不同的品级,颜色上大致分为红、蓝、白、金四色,易于区别。翎羽则分为蓝翎和花翎两种,花翎又以不同的“目晕”数加以区别,也是区别等级的一种标志。
吉服冠顶戴顶珠材质:
一品:红宝石
二品:红珊瑚
三品:蓝宝石
四品:青金石
五品:水晶
六品:砗磲
七品:素金
八品:阴文镂花金
九品:阳文镂花金
朝服冠顶戴顶子材质:
一品:中间宝珠镶嵌东珠(珍珠),顶为红宝石
二品:中为小红宝石,顶为红珊瑚
三品(文):中为小红宝石,顶为红珊瑚
三品(武):中为小红宝石,顶为蓝宝石
四品:中为小蓝宝石,顶为青金石
五品:中为小蓝宝石,顶为水晶
六品:中为小蓝宝石,顶为砗磲
七品:中为小水晶,顶为素金
八品:顶为阴文镂花金
九品:顶为阳文镂花金
后至雍正八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改一至六品顶戴的顶珠为对应颜色的亮色或涅色玻璃顶珠,七品一下不发生改变,无品级者不配顶珠。
一至七品顶珠:
一至九品顶戴实物:
位于顶戴上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冠顶后的翎羽了。翎羽又叫翎枝,分为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由孔雀毛和鹖羽制成,俗称孔雀翎,而蓝翎的制作材料仅为鹖羽,即由鹖鸡的翅上或尾上较长的羽毛染成蓝色制成。一般来说六品及六品一下官员佩戴蓝翎,而五品以上才可以使用花翎,这也是区分官员品秩级别的一个标志。除此之外,花翎上的“目晕”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穿戴者的身份地位。目晕又被称为“眼”,体现在花翎的尾端,实际上就是孔雀毛上的圆斑。眼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翎眼的数目越多则表明该官员身份越显赫。除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大臣之外,花翎也是皇帝赏赐给臣子以示恩宠的荣耀,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一般与官阶并不直接对应。
鹖鸡(鹖鸡仅分布于中国的山西、河北、陕西和北京等地,属于濒危鸟类,比较少见。):
花翎:
二、朝珠
朝珠作为清代官员服饰的一大特色。朝珠来源于佛教的念珠,每盘由108颗圆珠穿成。除此之外还有有4颗材质、大小相同的“佛头”,比朝珠略大,每隔27颗朝珠加入一颗佛头(佩戴时位于腹部的称为佛脐,位于佛头与佛脐之间的称为佛肩),将108颗朝珠等分为4份。朝珠顶端的佛头上连缀一颗“佛塔”,再由一条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坠子,坠子上端仍穿系一块宝石,是为“背云”。佛塔两侧与佛肩之间又伸出三串小珠,一侧两串另一侧一串,每串10颗,末端有小坠,称为“记念”。佩戴朝珠时两串记念在左为男性,在右则为女性,绝对不能错乱。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佩戴朝珠,按《会典》规定只有文官五品、五官四品上的官员及科道、侍卫等职穿着朝服时才可以佩戴。用料上虽然除东珠为帝后专用外,其余材质可以自由选择——“诸王用珊瑚朝珠,珍珠记念。一品大臣许用珊瑚朝珠,五色记念。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许用杂宝诸香朝珠,珊瑚宝石记念。”穿系朝珠的丝绦择有着更为严格的等级限制,一般来说官员佩戴的朝珠只能使用石青丝绦色,而帝后王爷等使用明黄或者金黄,不得僭越。
朝珠:
三、朝袍
说到袍服,就不得不说有点复杂了。同顶戴一样,官员的袍服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朝服袍,另一种自然就是吉服袍。容易理解的是朝服袍当然与朝服冠一样,属于大礼服,规格和档次相比吉服袍要高。但是更为常用和常见的确是吉服袍。朝服袍和吉服袍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比较容易区分。
首先说吉服袍。吉服袍就是所谓的“蟒袍”,与蟒袍对应的自然就是皇帝的朝服袍“龙袍”。一般来说,龙袍上的龙与蟒袍上蟒的图案并无造型上的不同,区别只是体现在“爪”上,即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并不尽然,有些时候五爪也可以是蟒,甚至“四爪龙”也是有的。但颜色是不能乱用的,仍然是皇帝、太后、皇后用明黄,其余王公贵胄可用杏黄等色,至于普通官员一般是蓝色或者石青色。所以说,即便是龙或者蟒的爪数不确定,也是可以从颜色及穿衣人的身份上区分出是龙袍还是蟒袍的。一样的衣服,皇帝穿着是龙袍,赏给大臣了,也就是蟒袍了。
吉服袍的剪裁方式为上下直通,大襟较为圆滑图案繁复,主体为龙蟒图案。吉服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水脚及“海水江崖”,即在袍服的最下部有彩色斜行线条及线条之上的海水和山崖图案。官阶品级在吉服袍上主要体现在龙或蟒的条数及爪数上。区分如下:
上一篇:怎样预防新生儿残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