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对刘备如此重要?
刘备,荆州,益州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对刘备如此重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徐庶的出现让刘备对于谋士的作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但是徐庶仅只是军师,或许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但他无法给刘备指明未来的道路。或者说,他只能给刘备一盏烛光,给不了刘备想要的太阳,但是那一盏烛光已经给黑暗中的人一丝希望了。
三顾茅庐
这一生中的起起伏伏似乎都是在等待这卧龙的出现,那一盏烛光为黑暗中的刘备接引了曙光的到来,这简单的三顾茅庐只是刘备前半生最后的洗礼,他终究见到了他的太阳。
隆中对
把刘备的的前半生说的那么惨,没错,就是为了卖惨,没有之前那么惨痛的经历,刘备是不可能如此重视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即使他是名满天下的卧龙)。隆中对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刘备需要!先不考虑隆中对的实用性,单单是终极目标,就是刘备最迫切的需求,刘备起起伏伏的半生,或许用挣扎于乱世更贴切,没有脚踏实地的目标,只有空洞的口号——兴复汉室,所以,刘备迫切需要有人给他一个实际点目标。
隆中对内容分析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前面的客套话就不分析了,单分析诸葛亮的路线的可行性以及与刘备自身条件的适应性。
首先,告诉刘备曹操胜袁绍,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言外之意,曹操以弱胜强是有好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你要是有了我,你也可以!恰巧此时刘备弱!很弱!非常弱!迫切需要这样一剂强心针,需要有人告诉他,他还有希望打赢曹操,“髀肉之叹”何尝不是对未来充满绝望地叹息!好了,一句话戳心里了。
鼓舞完士气,在泼盆冷水冷静一下:曹操本来就很强,又抓了皇帝,你打不过他,先别想搞他,孙权家在江东根基深,也不好搞,你想干掉他们,得先慢慢来。好了,勾起了刘备的兴趣,我该怎么办才能干过他们?
下面才是正题,很现实,荆州富庶,适合做基地,碰巧刘表一家能力不足,守不住,益州刘璋也不行,需要你去拯救益州,然后再介绍刘备仁德(对领导还是要不吝赞美之言的),益州、荆州取之轻而易举。
然后畅想一下未来的美好: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南阳、洛阳一带,刘备率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则天下尽在掌中!
刘备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很清楚当时的环境,对于诸葛亮的论述,或许他从未想到过,可是一旦有人提出来了,他必然懂得这个方案可说是可行性极高的。从而也就坚定了他对诸葛亮这个人才能的信心,同时,也为赋予诸葛亮更多的权柄打下了基础。
隆中对后续实施
虽然之后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占据荆州、益州,和东吴拒曹操,安抚少数民族等等的基本路线是没有偏离隆中对的,偏离路线之后发生的夷陵之战,也深刻地教训了刘备。
总之,隆中对为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提供了革命纲领和最终目标,为蜀汉政权指明了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在三国里,在遇上诸葛亮之前,他的阵营几乎只有关羽和张飞二人,这样落魄情况下,诸葛亮的《隆中对》对他就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你身边有一个名声在外的算命先生,他算的事无不发生,在你最落魄的时候他突然给你算了一卦,告诉你只要你按他的思路走必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时你是怎么想的?我想当时刘备怎么也不敢想他能三分天下,何况他当时保全性命都难,都传得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就能得天下,而诸葛亮正是那卧龙,听见卧龙怎么一说,无疑是给刘备一颗定心之丸,又有了要奋斗的方向,要知道若不是刘备几经波折难都以成事,那你给他这颗定心丸他还不一定会要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刘备指明了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隆中对”发生的时候,刘备已经46岁了,刘备当时名气很大,有很多光环,什么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但是,刘备戎马半生,几乎是一事无成。按今天说,最多算是一个连续创业者,虽然经常在各种论坛发表演讲,名气很大,融资也成功好多次,但是没有一个项目能做上市的。直到他遇到诸葛亮,并且提出了《隆中对》大战略。
第二:以公元207年的“隆中对”为分水岭,刘备的创业正好可以分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在“隆中对”之前,刘备前后创业奋斗了23年。在这23年的时间里,刘备的创业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我打不过你们,我就加入你们,成为你旗下的子公司”,也就是“加盟店”的模式。刘备先后投奔过很多人,但到处都混得不顺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