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刘邦将萧何排为“第一功臣”?
刘邦,项羽,韩信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刘邦将萧何排为“第一功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是芒果论史!
刘邦为了把萧何推上“第一功臣”的位置,特地提出了一个“功狗论”,萧何被刘邦视之为“功人”,而曹参等武将则被刘邦视之为“功狗”。
打猎的时候,猎人看清了猎物的方向,而猎狗只需要跟随猎人的指示去完成任务即可。所以说猎狗的功劳是无法和猎人相提并论的,萧何位居曹参等人之上也是理所应当。
萧何的功劳
太史公在记录楚汉争霸这段历史之时,把重要的笔墨都放在了对战争的描述上。所以这段历史中最为活跃的是骁勇善战的项羽,知人善任的刘邦,机敏果决的张良,用兵如神的韩信,而汉初第一功臣萧何似乎在这段历史中被忽略了。
以至于当我们读到刘邦提议萧何为“第一功臣”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之处。这个时候疑问就产生了,“萧何凭什么做第一功臣,他有什么功劳?”
其实,萧何所做的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却十分重要。楚汉之争期间,萧何一直坐镇关中,把刘邦的关中大本营治理得井井有条,每当刘邦在前线遇到了大败,萧何就从关中给他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刘邦为什么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其实正是因为有一个萧何在大后方为他提供援助啊!
除了兵力之外,萧何治理关中还为刘邦提供了粮草上的保障。战争是国于国之间实力上的比拼,项羽在楚汉之争中落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的粮食补给线没有做好。和项羽相比,刘邦多了一个萧何,众人只看到项羽一次次在战场上击败刘邦,却没有看到刘邦在后勤上一直完败项羽。
二这一切正是萧何的功劳。
功人萧何
萧何是“功人”,他是刘邦在楚汉之争获胜的一大法宝,他带给刘邦的是一块稳定的大后方,二这一切是“功狗”们所做不到的。
曹参作战最为勇猛,攻城掠地最多,但是他仍然是“功狗”,原因在于他的工作具有可替代性,换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来做曹参的工作,他或许不如曹参,但至少不会太差,不会影响汉军的最后胜利。
这是因为曹参不需要去思考战略,他只需要听从韩信的安排,然后带兵冲锋陷阵就可以了。
而萧何的工作不具有可替代性,能够把关中治理得井井有条,能够在战争时期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这是需要特殊才能的,至少在楚汉之争的这段历史中,“理政”一事,无出萧何之右者。曹参后来做了丞相,留下了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原因就在于萧何的政策他改无可改。
这样的一个人,做“第一功臣”不就是理所应当的吗?
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纵观整个楚汉战争历史,四年多汉王刘季(刘邦)基本上是胜少败多,但是这么一个屡战屡败的汉王为什么越败越强,而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越胜利越被动呢?只要就是刘季的一文一武俩个人为他立了大功劳了,一武就是齐王韩信。而一文就是酂侯萧何了。萧何镇守关中源源不断的把无数的兵马和钱粮送往荥阳和广武(今河南焦作)战场,刘季四年战争三次全军覆没,毛干爪净,而萧何和韩信的兵马为他反攻项羽立有大功业的,萧何使汉国的软实力增强了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萧何是刘邦的财务部长和后勤部长,为刘邦大业得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公司的成功,CEO一定是最大功劳。
军功,是战斗的人头数。
但是,一场战斗,不仅仅是砍人。
打仗要士兵,兵从哪来?
萧何帮刘邦做了分析和实践:
人口。
人口怎么产生?从人民来。
1,迁入;2,鼓励生儿子。
打仗要粮饷,钱粮哪来?
还是民众。
1,税收;2,开发农业;3鼓励经商。
当然,2000年前,萧何的为人民服务,和我们的为人民服务肯定不太一样。
除了钱粮士兵,还要将领。
萧何和刘邦老婆一起制订了考试,
人才选拔考试。
你以为萧何看了一眼韩信,就知道他国士无双?!是韩信的试卷上,写得好!!
韩信之外,还有不少将领也是被这样选拔出来的。
这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考试,春秋时期就有了。
人才除了招聘,还要自己培养。
萧何还制定了每个岗位的学习计划,以及考核标准,周勃就是这个制度中佼佼者,后来也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当然,不排除周勃和刘邦的关系好)
综合招聘和培养,导致汉朝的不少朝臣,都是萧何的门生,甚至亲信。权力是非常大的。
当然,这里少不了刘邦的老婆,萧何听她的。
有将领、士兵、钱粮,还要方向。
刘邦有没有大志?史书上我是没看到。
他是一步一步被带到皇帝位置的。(或者说,逼)
入咸阳,萧何和吕后劝他的;
约法三章,萧何和吕后安排的。
萧何的野心(或者说吕后?),比刘邦还大。
韩信掌握的是军队,萧何掌握的是朝臣。
哪个大?哪个重?
(顺便一说:张良,掌握了民心)
刘邦御人是很厉害的,这个天下第一功,必须给萧何,不给萧何?吕后不罢休,朝臣不罢休。张良?老早就懂了,隐居。
韩信也应该懂的,他天真地以为士兵们会因为他哗变?造反?韩信死了,部队很和谐地被接管了。这些士兵们,当然是哪里有饭吃就跟谁。
不过,朝臣和士兵的思考维度,可不一样。
上一篇:驿城区:情系环卫工,每天2000份早餐免费吃,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